解 析

一、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这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对话,齐宣王向孟子询问有关齐桓公和晋文公的霸业的情况,但孟子却向讲述了自己的仁政主张。
  二、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从开头到“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是第一部分。齐宣王想听孟子讲齐桓、晋文之事,但孟子却把话题转到仁政上面来,并用齐宣王的一件小事,肯定他有仁心,能够实行仁政,引起了齐宣王的兴趣。
  从“曰:有复于王者曰”,到“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是第二部分。孟子批评齐宣王不实行仁政“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揭露他想通过战争来称霸天下的“大欲”,并进一步向他指出霸道的危害和仁政的威力。
  从“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到结尾,是第三部分。孟子从正面阐述了仁政的具体主张。
  三、作品内容分析
  本文阐述了孟子的仁政主张。
  仁政主张出于对百姓的同情。孟子反对以武力征服天下的“霸道”,提倡“保民而王”的“王道”。他认为,统治者使人民因过度贫困而犯罪,又从而施以刑罚,这就如同张开罗网来陷害他们。因此他主张统治者“制民之产”,使人民有足够的土地,并且能够不违农时地在田间劳作,从而获得足够的生活保障,在此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教化,使之懂得礼义。这些主张表现了孟子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孟子认为,只要实行仁政,就能得到百姓的拥戴,从而无敌于天下,这就是所谓“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仁政主张的哲学基础是性善论。孟子把实行仁政希望寄托于统治者发善心,向百姓“推恩”,这在当时是难以实现的幻想。仁政主张的实质是爱护劳动者,减轻剥削,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种主张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
  四、本文的艺术特点:
  1、高超的论辩技巧
  齐宣王热衷于霸道,而孟子却要向他宣扬王道,两人一开始话不摧毁机。但孟子巧妙地避开分歧,他采用欲抑先扬的方法,先从齐宣王的一件小事讲起,肯定他有仁爱之心,能实行仁政,并对他的行为表示理解。这就缩短了双方的心理距离,使对方愿意听下去。
  在此基础上,孟子注意掌握火候,不失时机地由褒扬转入批评,由批评转入质问,揭露对方的大欲,使其无法躲闪。然后又针对对方的心理,指出利害,引起其兴趣。
  在对话中,孟子始终掌握了主动权,让自己牵着对方的鼻子走,让对方的态度随着自己的谈话内容而变化,终于达到了目的。
  由此而造成文章结构曲折变化,但又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如同九曲黄河,千回百转,最后仍奔向东方的大海。
  2、充沛的情感、强劲的气势
  孟子在谈话中充满自信,对百姓充满同情,对罔民的现象充满憎恶,在谈话中或质问,或批评,或诱导,或正面陈述,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有一种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的气势。文中大量运用排比和反问句,带有很多语气词,加重了情感和气势,富于感染力。
  3、语言浅显生动,多用寻常事物作比喻,生动而有趣味。
  选自尚学锋编著《中国散文》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 网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