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析

一、本文选自《庄子·外篇》,篇名取自首句两个字。全文很长,教材只节选了其中的三段。
  二、教材上节录的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
  从开头到“尔将可以语大理矣”,是第一部分,通过河伯和北海若的对话,阐明事物的大小只是相对而言的道理,嘲笑狭隘浅陋、自以为是的思想和行为。
  从“公孙龙问于魏牟曰”,到“乃逸而走”,是第二部分。记载了公孙龙和魏牟的一段对话,以井底之蛙为喻,说明庄子的道理至高至妙,非其它学派所能企及,嘲笑公孙龙见识短浅,不明大道。
  从“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到结尾,是第三部分。记载了庄子和惠施的一段辩论,表现了庄子怡然自得,物我两忘的审美态度。
  三、作品内容分析
  《秋水》是《庄子》中最精彩的作品之一。它在思想上和《齐物论》很接近,主要阐述庄子关于事物相对性的观点。但本文主要是从宇宙时空的无限性和事物变化的无穷性来阐述人们认识的局限性、相对性,比《齐物论》更为精辟,包含了可贵的辩证因素。文中所阐述的“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和“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的思想,在历史上也很有影响。但限于篇幅,教材上没有把这些内容全部选录进来。
  教材上所选录的三个部分中,河伯与海若的对话以及公孙龙和魏牟的对话,分别描述了大海的广阔、天地的无穷和庄子之道的至高至大,嘲笑了“自以为多”和拘于一隅之见的狭隘的思想行为,使人的心胸豁然开朗。庄子和惠施的辩论,则表现了一种移情于物、怡然自得的审美态度,也嘲笑了惠施拘执于理性认知、推理判断的思维方式。
  四、 本文的艺术特点
  1、哲理与诗意的交融。文中用诗一样的语言描写了大海的广阔、天地的无穷以及游鱼之乐,表现了庄子突破认知局限,体悟大道,追求无限的精神境界,以及蔑视富贵利禄,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用生动的艺术手段阐述了深刻的哲学思想。想象奇伟,理趣深邃,韵味无穷。
  2、全文主要由论辩构成,采用设为问答的形式展开说理,通过大量的比喻、夸张、描写形容、铺陈排比,造成淋漓酣畅的说理效果,终于使一方被另一方折服,这种写法对汉赋有一定影响。
  3、文中多处采用比照手法,赞美广阔、宏伟、无限的事物和开阔的胸襟、自由适意的生活情趣,嘲笑拘执、狭隘、鄙陋的思想行为,讽刺性强,发人深省。
  4、行文技巧高超,文笔曲折跌宕,摇曳生姿。尤其是庄子与惠施的辩论,机智巧妙,趣味横生,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选自尚学锋编著《中国散文》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 网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