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析

一、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二十七、二十八年。文中记载了鲁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的一次大战。城濮在今山东省鄄城县西南,秦秋时属于卫国。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晋、楚争霸的一次大战役。当时,楚国日益强大,其势力不断向北扩张,威胁到中原各国。齐国自齐桓公的霸业之后,逐渐衰弱,中原各国互相争战,这就给楚国势力的北扩提供了可乘之机。城濮之战前,中原的曹、卫等国已成为楚国的盟国,齐国被楚国侵伐,丢失了穀地,宋国受到楚国进攻,形势危急。与此同时,晋国在晋公文即位后,经过几年的治理,国力强盛起来,产生了争霸中原的欲望。晋国打着援助中原各国楚国的旗号,出兵与楚国进行了一场较量。最终晋国获胜,奠定了百余年霸业的基础。
  二、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自“楚子将围宋”,至“文之教也”,是第一部分。叙述城濮之战的起因,并分述晋、楚双方的情况,预示战争胜负的趋势。
  自“二十八年春”至“分曹、卫之田以畀宋人”,是第二部分。写城濮之战前晋国的军事和外交行动。晋国为救宋而攻曹伐卫,迫使鲁国脱离楚国而中立,削弱了楚国的力量;又用计谋激怒秦、齐两国,使之下决心与楚国作战,增强了晋国的实力。
  自“楚子入居于申”至“及癸酉而还”,是第三部分。写城濮之战的过程。晋国先用外交手段分化曹、卫和楚国的关系,进一步孤立楚国;在战前又退避三舍,使自己在道义上处于主动地位;在决战中,晋国抓信楚军弱点,先攻其左右两翼,终于击溃楚军,大获全胜。
  自“甲午”至“不在民矣”,是第四部分,交代战后双方的情况。晋国向周王献俘,受到封赏,从而确立了霸主的地位。子玉被迫自杀。另外,还补叙并分析了子玉失败的原因。
  三、作品内容分析
  1、本文反映了春秋时期各国之间围绕中原争霸而产生的矛盾和斗争。楚国势力强大,觊觎中原霸主的地位,不断向北扩张。齐国国力不振,不仅无力与楚国抗衡,而且受其侵夺。晋国实力增强,决心与楚国决一雌雄:“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为此,才决定出兵救宋。晋国为了对抗楚国,联合齐、秦以壮大力量。但齐、秦两国起初也在观望,直至最后才同意参战。曹、卫、鲁、宋等国受楚国威胁,或被迫与之结盟,或向晋国求救。同时,他们的态度也在随着晋、楚两国实力的消长而变化。
  2、文中揭示了晋、楚双方胜负的原因,表达了作者有关战争的思想观点。晋国一方,自晋文公即位之初,就重视“利民”,使百姓安居乐业,同时,又用礼义教育百姓,“作三军”时,晋国大夫也能讲礼尚德。作者认为,这是晋国取胜的重要保证:“一战而霸,文之教也。”晋国内部比较团结,上下一心。晋文公在做出重要决策时能够认真听取大臣的意见,集思广益。晋国出兵,打着“报施救患”旗帜,在与楚军交战前,又履行诺言,主动退避三舍,这就在道义上占据了主动,争取了人心。晋国还能充分运用谋略,争取齐、秦两国的支持,分化楚国的聪明,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楚国。在战斗过程中,又采取攻击楚国薄弱的两翼的战术,终于取得了胜利。而楚国一方,君臣不和,意见不一。楚成王虽劝子玉不要与晋国作战,但又未能制止他,只是“少与之师”,这就埋下了失败的种子。其主帅子玉“刚而无礼”,不恤士卒,“不勤民”。作者通过楚国不同人物的评论,预言他必败。
  3、作者从“尊王攘夷”的立场出发,对晋文公的霸业大加赞赏,大事渲染战后晋文公向周襄王献俘,受到封赏。在叙述过程中,也明显站在晋国一边,还通过“君子”之口发表评论,称赞晋国“于是役也能以德攻”。
  四、本文的写作特点
  1、所叙述的事件发展过程相当复杂,曲折多变,涉及的人物众多,头绪纷繁。但作者却叙述得有条有理,清楚明白。文中按晋国和楚国两条线索进行记叙,详叙晋国一方,围绕晋国的政治、外交和军事的部署,交代与之有关的人和国家的情况。对楚国的情况只作简略叙述,但也能和晋国的情况产生对比效果,使读者了解双方的优劣得失。
  2、作者用较多的笔墨写双方战前的准备谋划,最后又具体交代双方在战后的情况,而叙述决战过程却只用了寥寥百余字。这样安排,是为了揭示双方胜负的原因,寄托关于战争的思想观点。
  3、作者在叙事中注意人物形象的刻画,或穿插一些妙趣横生的细节,或通过其他相关人物的评论,去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使其血肉丰满。如通过子玉战前治兵,子玉请战和蒍贾不贺子玉等情节,表现子玉不恤士卒、刚愎自用等特点,预言他失败的结局。后面还用子玉的梦和荣季的劝告,表现他的自私、不以国事为重,进一步揭示他失败的原因。又用晋文公听到子玉死讯后的反应,反衬子玉对晋国的威慑作用。对晋文公、魏仇等人物的刻卤,也相当成功。
  选自尚学锋编著《中国散文》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 网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