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析

一、本篇选自《战国策·齐策》。孟尝君是齐国贵族,姓田名文,齐湣王时为相,封于薛(故城在今山东滕县东南),孟尝君是他的封号。他和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在当时以养士著称。本文记载了冯谖作孟尝君的门客,为他出谋画策的事迹。
  二、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从开头到“于是冯谖不复歌”,是第一部分,叙述冯谖初到孟尝君门下的表现,给读者留下悬念。
  从“后孟尝君出记”,到“请为君复凿二窟”,是第二部分,写冯谖为孟尝君焚券市义,收买人心,使孟尝君在关键时刻得到报答。
  从“孟尝君予车五十乘”,到全文结尾,是第三部分。写冯谖为孟尝君营造另外“二窟”,巩固了孟尝君在齐国的地位。
  三、作品内容分析
  本文通过冯谖为孟尝君营造“三窟”的故事,反映了战国时期养士用士的风气以及士与当权者之间互相利用、互相依存的关系。在当时,各国当权者为壮大自己的实力,千方百计地招揽各种各样的士。士的支持对他们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谓“得士者昌,失士者亡”。而士为了自身的利益,也需要投靠当权者,为他们效力。在当权者所招揽那些的士中,不乏正直勇敢的道义之士,但更多的还是投靠权门以换取富贵的策士。他们在政治上无一定主张,也不讲什么是非与操守,专为豢养他们的人出谋画策。冯谖在本质上就是这样一个策士。他家贫无以自存,寄食于孟尝君门下,但又非常自负,几次弹铗而歌,要求提高待遇。这正是养士风气下士凭借自己的才识而高自位置的表现。他有胆有识,但平时并不表现出来,一旦看准机会,就大胆行动。通过矫命焚券,为孟尝君收买人心,赢得了他的赏识。此后,他又为孟尝君营造另外“二窟”,巩固了孟尝君的地位,同时也大大提高和巩固了自己在孟尝君门下的地位。如果说,焚券之举在客观上还对穷苦百姓有利,那么,营造另外“二窟”的行为就只是纵横捭阖的权术,毫无积极意义。由这些活动可以看出冯谖这类寄身于权门的策士的特点。
  围绕冯谖的活动,文中还表现了孟尝君与齐王、冯谖与众门客以及齐国和其它诸侯国的关系。这些复杂的关系为策士们的活动提供了舞台。
  作者对冯谖这类人的事迹和“成就”是津津乐道的,因此在篇末又大力渲染:“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力也。”实际上,这只是为了抬高士的地位而作的夸张,并无历史的依据。
  四、本文的写作特点
  1、通过具有传奇性的故事情节来刻画人物形象。冯谖一出场就通过“客无能”、“客无好”的回答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接着又通过三次弹鲜而歌使人进一步产生悬念;焚券市义,使他和孟尝君的矛盾冲突达到高潮,令人急于知道结果;薛地百姓欢迎孟尝君化解了双方的矛盾,但冯谖又乘机提出营建另外“二窟”,使故事情节产生了山重水复。全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极具戏剧性。冯谖的才识与个性也就在这种奇异的故事情节中逐渐显现出来。
  2、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无论是冯谖的自尊与自负,还是孟尝君的平庸无能却故作豪爽大度,都通过他们的语言表现出来,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3、在不同人物的对比映衬中刻画人物。孟尝君对冯谖由不认识,不满意,至心悦诚服,言听计从的变化,表现了冯谖过人的胆识及其策划的高妙;众门客的庸碌无能,也反衬出冯谖的才智过人。

选自尚学锋编著《中国散文》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 网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