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析

一、本文选自《战国策·赵策四》。触龙,旧本多作触詟,今据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及《史记·赵世家》改。赵太后,即赵威后,赵惠文王之妻,赵孝成王之母。公元前期66年,赵惠文王卒,太子丹立,即为赵孝成王。次年,秦国攻赵,夺三城,形势危急。赵求救于齐,齐国要求以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做人质。于是发生了本文所叙之事。此事又见《史记·赵世家》。
  二、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从开头到“老妇必唾其面”,是第一部分。写赵国求救于齐,齐国要求以长安君为人质,遭到赵太后拒绝。
  从“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到太后之色少解,是第二部分。写触龙去劝说太后,先和她拉家常,使她略消怒气。
  从“左师公曰”,到“齐公乃出”,是第三部分,写触龙巧妙地劝说赵太后,终于使她回心转意。
  从“子义闻之”到结尾,是第四部分。是子义对这件事发表的评论。
  三、作品内容分析
  本文记载了赵国老臣触龙巧妙地劝说赵太后,使她同意让小儿子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的事。此事关系到国家安危,但赵太后出于爱子之心,坚决反对,这也是人之常情。触龙针对赵太后的爱子之情,从父母应当怎样疼爱子女的角度,对赵太后加以劝谏,终于使问题得到解决。作者对这种进谏方式相当欣赏,专门把它记录下来,目的是让人学习揣摩。
  触龙在谈话中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统治者应当怎样对待子女。触龙从历史事实中总结出一条规律:人主之子孙“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必然不能长久地保持其禄位。结尾作者又引用子义的话:“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在春秋战国剧烈的社会变革中,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统治者的权势地位难以长保。这些观点正是针对这种现象而发的,它反映了一些有头脑的统治者对历史和自身地位的清醒认识。
  四、本文的写作特点
  首先是生动地表现了触龙善于进谏、巧于辞令的特点。触龙的辞令既不同于策士的说辞,也不是依靠道义犯颜强谏,而是针对太后的心理,对症下药、因势利导。他是在太后为群臣的进谏而发怒,事情陷入僵局的时候出场的。但一开始却并不急于进谏,而是先和太后谈论饮食起居,使其打消了抵触情绪。接着又假装为小儿子请求职务,把话题引到疼爱子女上来,引起太后的共鸣。在此基础上,他故意说太后疼爱长安君不如疼爱燕后,然后提出“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观点,并就此展开分析比较,终于使太后幡然醒悟,接受了他的劝告。触龙在谈话中始终没有正面批评太后,而是提出怎样才算疼爱子女这一太后最感兴趣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列举了诸侯子孙不能长保其地位的教训和太后对待燕后的正确做法,终于打动了太后。触龙的辞令委婉巧妙,有很强的说明力。
  另外是善于描写人物,作者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非常生动地再现了两位老人谈话时的情景,写出了他们的个性。“入而徐趋,至而自谢”,形象地写出了触龙为了缓和气氛而故作老态龙钟的样子。“老妇必唾其面”,则活现出赵太后愤怒、顽固和骄横的态度。太后从“盛气而胥之”,到“色少解”,又到“恣君之所使之”,则生动地表现了太后情绪的变化。故事情节就随着太后情绪的变化而展开,曲折动人。

选自尚学锋编著《中国散文》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 网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