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 析 |
|
一、本文选自《晋书·王羲之传》。兰亭在今浙江省绍兴市西南,地名兰渚,有亭叫兰亭。此文作于晋穆帝永和九年(353)。本年三月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名士在兰亭聚会,每人各有诗作。本文就是为纪念此次宴集而作。
二、全文可分为两个部分:
从开头到“信可乐也”,是第一部分。记载兰亭宴集的盛况,描写游览之乐。
从“夫人之相与”到结尾,是第二部分。抒发人生感慨,交代作序的缘由。
三、作品内容分析
兰亭宴集是东晋名士一次有名的盛会。本文记载了这次盛会的经过,描写了兰亭周围的景物以及宴游于其中的乐趣,在叙游冶之乐中表达了带有玄学意味的人生体悟。玄学是一种本体论哲学,当时谈论玄理的人往往从自然山水中去体悟宇宙本体的伟大力量,领悟宇宙和从生的意义。这篇作品就是晋人以玄对山水的代表作。文中虽然提到宴集的时间、地点和环境,但并没有用过多笔墨去从正面描写景物,而是写从中领悟到的某种哲理,以及由这种哲理中获得的人生感受。作者感受到宇宙万物蓬勃的生机,领悟到自然生命的生生不已,运行不息。由此又联想到人生短促,欢乐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于是感慨万端。文中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流露出浓厚的生命意识。作者又把这种生命意识和人事代谢、宇宙无穷的感触联系在一起,反映了魏晋以来玄学盛行之后人们的思想特点。
四、本文的写作特点
一是情感与哲理的结合。作者将宴游之乐与人生短促的感慨结合起来,赋予这篇应酬性的文字一往情深,超旷玄远的意趣。
二是语言简练自然,生动隽永。对景物及游览之乐的描写高度概括、传神,抒写人生感触的部分则自由挥洒,舒展自如。文章毫无当时盛行的骈俪雕饰之习
选自尚学锋编著《中国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