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

不管是书面语言还是口头语言,写出来或说出来都是为了让别人明白要表达的意思,这个明白的过程就是语言理解的过程。同样的话,如果理解不同,可能意思完全相反。

小故事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晚上,下着倾盆的大雨,一个过路的秀才因为雨太大,只好找一户人家投宿。不巧的是,他偏偏找上了一户小气的财主家,这个小气鬼从不肯让别人占自己半点便宜。过路人敲开了财主的家门后,说了一下想借住一宿以避风雨的意思,财主从心里往外一百二十个不愿意,但看这位过路人一身秀才打扮,也不好意思当面回绝。于是把他让到里面,借口有事到另一间屋子里写了一张字条送给秀才。字条写道“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财主的意思是说“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虽然下雨,我也不让你住宿。财主心想秀才看到字条,肯定一会就走了。谁知过了一会他再到客厅一看,秀才还在,而且一见他就连连感谢。财主大为奇怪,他问秀才看到字条了吗?秀才说:“这不您写着,‘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您同意让我借住。”把财主气得够呛,但又无可奈何。这则故事说明同样的语言,分析的方式不同,理解起来可能大相径庭。

通过上面故事,你能告诉我语言的理解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吗?如果现在不知道也没关系,本节的内容就要告诉大家,什么是语言的理解,语言的理解分为水平,不同水平的语言理解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等。

上一页  开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