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语言产生的阶段,存在不同的观点。
安德森(Anderson,1980)提出了三阶段模型。它包括:
(1)构造阶段:根据目的确定要表达的思想;
(2)转化阶段:运用句法规则将思想转换成语言的形式;
(3)执行阶段:将语言形式的信息说出或写出。
近年来,人们对语言产生的过程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不仅探讨了语言产生的阶段,也探讨了这些阶段之间的相互关系。
德尔(Dell,1986)认为,语言的产生包括四种不同的加工水平,即语义的、句法的、语素的、语音的水平。
语义水平的加工是确定语言要表达的意义;句法水平的加工是为词语选择适当的句法结构;语素水平的加工包括确定名词单复数以及动词时态等过程;语音水平的加工包括提取语音和发出语音等过程。德尔认为,这四种水平的加工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勒韦(Levelt,1989)认为,语言产生包括三个主要的阶段:
(1)概念化阶段:对所要表达的概念产生前词汇的信息;
(2)公式化阶段:把前词汇的信息映射(map)到语言形式表征中。这一阶段又划分为两个小阶段。第一阶段是选择适当的词汇以表达语义,并确定词汇的句法特征。第二阶段为确定词汇的语音。与德尔观点不同的是,勒韦认为,这两个小阶段是严格按前后顺序加工的,两者不存在相互作用。
(3)发音阶段:把语音通过发音器官说出。
研究语言的产生对于深入理解语言产生的阶段,语言障碍(例如,口吃,失语症)产生的原因等有重要的意义。
语言产生的单位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