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离差智商
所谓离差智商是指将一个人在智力测验上的成绩和同年龄组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到的一个相对分数,同样的智商分数在不同的年龄水平上代表同样的相对位置。离差智商IQ=100+15Z,Z=(X-)/SD,X为该个体的测验的分数,
表示该个体同年龄组在该测验上的平均分数,SD为该年龄团体的标准差。从IQ的公式中可以看出:智商的高低决定于Z分数。Z是标准分数,表示离团体平均数的标准差的个数。个体的分数离平均数越远,Z的绝对值越大,对应的IQ值就越远离100,如果Z分数是正的,那么测得的智商就高,否则,Z分数如果是负的,测得的智商就越低。
【例子】
一个人的测验分数为85分,团体平均分为80分,团体标准差为SD=5,证明该个体的分数刚好比团体高一个标准差。Z=(85-80)/5=1,最后得到IQ=100+15×1=115,说明此人的IQ比常人要高一点,他属于中上水平。
离差智商的根据:人的智力测验分数分布是常态的,即大多数人的分数处于平均水平,离平均数越远,获得这样分数的人越少。人的智商从最低到最高,变化范围很大,智商分布的标准差为15。所以,智力水平可以用测验分数与同一年龄其他个体的测验分数相比来表示。
韦克斯勒认为,人的智商分数的分布为正态分布。个体的测验分数和该个体所在年龄组的其他人的测验分数相比,可以得出他的相对位置,如果为前百分之十则认为他的智商比较高,相反则比较低。但是绝大多数的人的智商都是处于中间状态的。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人,也即智商在正负一个标准差之间的人占到了68.26%,只有分别为2.14%的人属于高智商的和低智商的,另外分别还有13.59%的人属于中等偏上或者中等偏下的智力。
离差智商的优点:克服了比率智商不足,即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商有可能会下降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