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遗传因素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双生子研究是研究人格遗传因素的最好方法。高特斯曼(Gottesman,1963)提出了研究双生子的原则:同卵双生子具有相同的基因,他们之间的任何差异都可归结为环境因素的作用。异卵双生子的基因虽然不同,但在环境上有许多相似性,如出生顺序、母亲年龄等,因此也提供了环境控制的可能性。完整研究这两种双生子,就可以看出不同环境对相同基因的影响,或者是相同环境下不同基因的表现。

大量的双生子的研究表明,遗传对人格形成有重要作用。

双生子

研究发现

1.弗洛德鲁斯(1980)对瑞典12000名双生子进行人格问卷的测试,结果发现同卵双生子在外向和神经质上相关系数为+0.50,而异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为+0.21和+0.23。

2.20世纪80年代,明尼苏达大学对成年双生子的人格进行了比较研究(1984,1988),有些双生子是一起长大的,有些双生子则是分开抚养的,平均分开的时间是30年。结果是,同卵双生子的相关比异卵双生子高很多,分开抚养的与未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具有同样高的相关。

3.研究还发现,同卵双生子在大五人格特征的相关系数大于与异卵双生子在大五人格特征上的相关系数。如下图所示。

根据现有的研究,研究者对遗传的作用有以下一些看法。

1.遗传是人格因素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2.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不同。如在智力、气质等因素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质上,遗传作用较小。后天环境的因素更重要。

3.人格的发展受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课堂探究活动

请你在一张纸上分别列出自己父母的人格特点,然后在另一张纸上写下自己的特征,比较一下有多少相似的地方?什么方面比较类似?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