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要点
高效经理人的八种思维习惯:(1)审视自我;(2)好奇求知;(3)抛去常规;(4)挖掘证据;(5)估量影响;(6)纵观全局;(7)审慎行事;(8)溯本求源。
执行力是决定战略成败的关键因素。执行力不足,再好的战略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加强执行能力建设,对于核心竞争力的保持与提升,战略目标的实现和组织使命的落实,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8.4-3
执行力开发战略
开发执行力,既需要战略眼光,也需要战略行动。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者,总是会站在组织战略的高度认识执行力开发的重要性,为把中、高层管理者培养成为高绩效的执行者,往往要采取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行动。
执行力是具体的、实在的。具体的执行力,主要表现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一家国际著名企业,在培养管理者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方面,采取了很有借鉴意义的做法。公司把来自不同部门的经理人员,以5-10左右为一组,建立学习团队。除了集中传授与提高执行力有关的知识与技能以外,主要活动是按照案例分析方式,研究、解决公司某一个部门出现的问题。团队成员各用所长,既分工又合作,深入实地调查,广泛了解情况,运用所学概念框架和理论工具,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在多次讨论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决方案一旦被采纳,团队所有成员将受到公司物质和非物质奖励。同时,团队成员的学习绩效将记录在案,作为今后晋升职务和增加薪酬的重要依据之一。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培养经理人员界定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助于促进组织内部交流,特别是还能够节约公司向外部专业机构咨询的成本,受到实业界人士和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
有研究者认为,管理者执行力的提高,仅仅靠学习具体知识和技能是不够的。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短时间集中训练,也不可能建立增强执行力的长效机制。
在日常工作中边干边学,不断积累,逐步提高,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戴夫.马库姆(Dave Marcum)等专家总结了成为高效经理人的八种思维习惯,摘录如下,不妨一读:
(1)审视自我:若改变管理方式,首先要改变自己。
(2)好奇求知:好奇心是商业思维的原动力,推动和激发思想的多样化。有好奇心、喜欢刨根问底的特点,有助于形成一种企业文化,鼓励大家提出问题,鞭策不善于思考的人。
(3)抛去常规:解决方案的价值在于其所能够达成的最终结果,而结果有好有差。舍弃那些徒劳无功的解决方案。
(4)挖掘证据:没有证据,就没有做事的根据——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5)估量影响:一个解决方案的成本,可能比被解决问题的成本还高,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6)纵观全局:对于公司的问题和机遇,要放宽眼界和思路,不仅考虑对财务的影响,还要全面了解并确认哪些人或事将受到影响。
(7)审慎行事:任何解决方案在执行过程中都存在着障碍。处事要慎重。
(8)溯本求源:透过问题的表象挖掘潜在的原因。一定要从问题的根源而不是表象着手。要经常问“为什么”。
开发经理人员的执行力,还有不少常规的方法,比如:
(1)岗位轮换——促进学习、交流不同岗位管理技能;
(2)研修班——在组织内部举办专门管理技术研修班;
(3)MBA、EMBA课程——资助或鼓励经理人员参加高级专业学位课程学习;
(4)研讨会——举办或鼓励管理人员参加管理前沿技术研讨会;
(5)管理知识(或技术)竞赛——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竞赛活动,促进学习,发现人才,提升管理队伍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