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是教育学科中一门通史性的基础课程,内容纵贯古今,涉及到教育观念和教育机构,涉及到教育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课程学习的目标是了解外国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和教育文化遗产,掌握教育观念、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活动发展的基本史实。
基于上述分析,对于本课程的学生,每一章的学习流程建议如下:
  

第一步:学习导入

  学生在学习每一章时,首先浏览“导入”部分,查看每章的历史画轴、导学前言和学习目标,从总体上把握本章学习重点。
  通过每章“历史画轴”,学生可以形象感受本章教育史实和教育思潮,通过提问式的导学前言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列举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着力点。整个导入部分为学生营造出一个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入具体知识的学习。   

第二步:知识研习

  我们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如视频课件、电子教材、PPT讲稿等,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情境。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一种或多种展开学习。我们推荐先系统学习视频精讲,再选择性地学习电子教材。  

第三步:活动参与

  每个章节设计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为学生营造探究学习的情境。
  在自主学完章节内容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有目的地选择参加学习活动,尝试进行问题探究和解决。   

第四步:在线测试

  这一步,学生通过“知识闯关”和“课后反思”的自测练习,检查学习效果。如果在做题过程中感到困难较大,建议学生返回相应的章节进行补习,补习环节我们推荐以学习电子教材为主。   

第五步:总结拓展

  在每章的末尾,学生可基于 “本章总结”的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还可基于每章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提高学习,拓展视野,了解学术前沿。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我们提供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学生可以通过课程答疑寻求辅导老师的帮助,也可以到课程讨论区中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