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译本
试析《浮士德》的哲学内涵(上)
杨武能
    恩格斯在《英国状况》一文中指出, 只有熟悉德国民族发展的另一个方面即哲学方面的人, 才能真正理解诗人歌德的伟大, 并且说: “歌德只是直接地———在那种意义上当然是‘预言式地’ ———陈述的事物, 在德国现代哲学中都得到了发展和论证。”
    恩格斯的这段话明白地告诉我们, 歌德不只是伟大的诗人和作家, 也是伟大的思想家和哲人, 只不过他陈述事物的方式并非一般哲学家通常使用的逻辑推理和思辨, 而用了文学家的形象思维, 仰仗的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和情节, 也即恩格斯所谓“直接地”、“预言式地”罢了。
    反过来, 我们甚至也不妨讲, 歌德正因为是伟大的哲人和伟大的思想家, 才成为了真正伟大的诗人和作家, 才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光照古今的巨星。纵观德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全部历史, 能像歌德似的称得上伟大思想家的确乎没有几人。
    对诗人歌德作如是观, 我们自然地会想起他的《浮士德》, 歌德之所以称得上伟大的哲人和思想家, 主要正是因为他写成了《浮士德》这部旷世不朽的巨著。歌德没有写过任何专门的哲学著作, 更未试图建立自己的体系, 对此他甚至可以说还抱有反感; 然而, 在《浮士德》中, 他却探讨和回答了德国古典哲学所涉及的种种重要问题。正是丰富而深刻的哲学内涵, 构成了《浮士德》宽大厚实的思想意义基础, 叫人说不完道不尽。也就难怪, 黑格尔干脆称它为一部“绝对哲学悲剧”②。我们为了加深对《浮士德》的认识和理解, 就非常有必要从哲学的角度分析这部杰作, 有必要揭示出隐藏在它变幻莫测的场面情节和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背后的“哲学意义”。
  一
   “全部哲学, 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③在诗剧《浮士德》中, 歌德对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