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重要的语言中枢是角回,它在威尔尼克区上方、顶枕叶交界处。这是大脑后部一个重要的联合区。角回与单词的视觉记忆有密切关系,在这里实现着视觉与听觉的跨通道的联合。角回不仅将书面语言转换成口语,也将口语转换成书面语言。当看到一个单词时,词的视觉信号先从视觉初级区到达角回,然后转译成听觉的形式;同样,在听到一个单词时,由威尔尼克区所接受的听觉模式,也将送到角回,再作处理。
总之,在语言加工的过程中,布洛克区、威尔尼克区和角回等区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后来的研究发现,语言加工的脑区不限于这几个区域,而是分布在大
脑的更广泛的区域。
(研究新进展)
研究新进展:阅读的神经机制
用脑成像技术研究阅读的神经机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Petersen等(1988)用PET研究了词汇的理解,发现视觉的词汇加工开始于初级视觉皮层,在外侧纹状皮层进行词形识别,再到达额叶BA 47区完成语义的几个。之后,许多研究者开展的大量的相关研究。
Price(1998)提出了词汇理解的认知神经模型。该模型认为,负责语义加工的脑区主要包括左侧额下回(BA47区)、左侧颞下回以及顶下皮层的后部;语音提取主要与左侧颞叶基部后部以及左侧额盖有关。Booth等(2002)采用fMRI技术分别考察了视、听通道呈现的词汇理解过程。结果表明,口语词汇输入激活了颞上回的听觉联结皮层,书面词汇输入则激活了梭状回的视觉联结皮层;两种通道的语义整合均激活了额下回与颞中回。实验还表明,当任务需要跨通路转换时,缘上回、角回等区域得到了更显著的激活,说明这些区域和形-音转换有关。
Pugh(2001)和Shaywitz(2002)发现词汇阅读与脑的两个阅读系统有关,即前阅读系统和后阅读系统。前阅读系统位于左侧额下回(Broca区,BA44、45),这些脑区负责内部和外部的语音编码。这些脑区也会对词的形-音映射关系敏感。后阅读系统分为腹侧和背侧两条通路。腹侧通路包括左侧颞枕区后部(梭状回,BA37、19),它负责分析视觉词汇和与词汇类似的刺激,是词汇确认系统。背侧通路包括更广泛的脑区,如角回、缘上回、颞上回和颞中回等。其中颞上回与语音分析有关,颞中回和颞上回与语义分析有关。
布洛卡区在语言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