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图式的作用

图式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也有人把图式看作是有组织的知识单元

图式在话语理解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我们平时所听到或看到的故事,都是按照故事图式组织起来的。它一般包括事件发生的背景、主题、情节和结局等内容。当故事按故事图式组成时,人们较易理解;相反,如果将故事的图式打乱,这时人们对故事的理解就困难一些。

图式在话语理解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1. 预期的作用:

  由于图式是有关某一方面知识结构的组织,它能为课文的理解提供一种积极的准备状态。 当相关图式被激活后,人们会产生一种预期,当预期和课文叙述的内容一致时,图式会促进课文的理解。反之妨碍课文的理解。研究表明:当文章的结构和故事的图式一致时,能够提高读者的阅读的速度和质量;反之就会出现理解方面的困难。

 2. 补充信息的作用:

  课文对事件的描述可能省略一些不必要的细节,这时图式会自动补充这些被省略的信息。人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各种知识经验也会影响到课文的加工。因此知识面广的人更容易在阅读理解的测验中获得好成绩。

  (四)工作记忆在课文理解中的作用

工作记忆是对信息进行暂存储和加工的一个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它包括三个不同的成分:
-语音回路:保持和处理基于言语的信息。例如复述电话号码。

-视觉空间画板:处理视觉的和空间的信息。

-中央执行系统:协调语音回路和视觉空间画板活动;负责注意资源的分配与控制等。

注解

研究发现:工作记忆广度的差异对语篇理解能力有很重要的影响(Singer, 1994),高的工作记忆容量,能够促进情境模型中的意义整合 ,有力于课文的理解。

(五)课文本身的一些特性

   课文的标题:有标题要比无标题的课文更容易理解,标题是一种先行的组织者,它往往揭示了课文的主题或者主要的内容。

 课文的摘要:人们对有摘要课文的理解要比没有摘要课文的理解要好

课文的插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插图能够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上一页  开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