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力理论强调个体的活动来自内在的动力,它忽略了外在环境在引发行为上的作用。针对这种缺陷,人们提出了诱因概念。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有外在的诱因导致的,外在诱因可能直接刺激我们的动机。诱因是人们试图得到或者避免的目标与刺激的情景,它具有激发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诱因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一定的事件和情境。
赫尔接受诱因这一外在的变量,把它也作为外在因素之一,修改了自己原来的公式:
P=D×H×K,其中K表示诱因。
诱因是个体行为的一种能源,它使个体去追求目标。诱因与驱力是分不开的,诱因是由外在目标所激发的,只有当外在的诱因变成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成为行为的动力。它们共同作用,影响人类的行为。
假如你是一位管理者,想一想哪些因素是激发员工努力工作的外在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