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大量情绪都是在大脑皮层的控制和调节下产生的,对情绪的调节是大脑不同区域协同活动的结果。
大脑两半球对情绪的调节存在差异。
实验
戴维森(1991)的实验:让被试看不同影片,对被试者的脑电波进行测试,发现愉快的影片使被试左半球脑电活动增强,厌恶的影片使被试右半球脑电活动增强。这说明左半球可能更多地参与积极情绪的加工,而右半球更多地参与消极情绪的加工。
(研究新进展)
研究新进展:杏仁核的情绪功能偏侧化
恐惧情绪激活的经典脑组织是杏仁核,但近年来的情绪研究者发现,大脑双侧的杏仁核对于情绪刺激的加工并不一致,可能存在偏侧化。Vuilleumier 和 Armony(2001)等的fMRI 研究发现恐惧的面部表情引起了左侧杏仁核的显著反应。Schneider(1997) 等使用PET和fMRI 成像技术的研究都发现:当诱导出悲伤情绪时,左侧杏仁核明显激活。Morris(2001)等运用事件相关fMRI 方法,将高音噪声与生气的面部表情图片进行匹配诱导愤怒情绪也发现左侧杏仁核的激活。然而,左侧杏仁核的激活并不只与消极情绪相关。Schneider(1997) 等的研究还发现高兴的面部表情也激活了左侧杏仁核。并且,右侧杏仁核也可能与消极情绪有关。Tabert(2001)等进行了一项fMRI 研究,其情绪任务是让被试对含有3 个不愉快或3 个中性单词组成的单词串进行评价,并分别从中选出最不愉快或最中性的一个。扫描的结果显示,与中性单词相比不愉快的单词使右侧杏仁核明显激活,并且与枕叶皮层的激活高度相关。他们认为右侧杏仁核可以调节对视觉信息的早期加工。Sander(2001)等给被试呈现非言语的听觉情绪刺激—笑声和哭声,并让他们自我诱导产生相应的情绪,其间的fMRI 扫描发现了双侧杏仁核的激活,但右侧更显著。可见大脑左右半球是否主管着不同类型的情绪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资料来源:王翠艳 & 刘昌,心理科学进展,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