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

(一)情绪与自主神经系统

情绪过程不同于其他的心理过程,其主要表现为,在情绪活动过程中,总伴随着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也就是说,当某种情绪产生时,将引起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应。

在情绪活动时,交感神经系统开始活动,这时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心血管系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机体处于唤醒状态。同时为了获得更多的氧,呼吸会加快,肝脏也会输出更多的糖进入血液。为了把血液送给大脑和骨骼肌肉,消化系统的供给减缓,瞳孔放亮,唾液的分泌活动受到抑制。这一切都说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为人们的激情提供了生理的燃料。

在情绪活动后,副交感神经系统恢复活动,使身体状况恢复到情绪发动前的平静状态。心率平缓、血压降低、瞳孔收缩、呼吸减缓、唾液再次分泌、消化系统恢复正常功能、能量供给也处于正常水平。血管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降低,情绪的强度也随之逐渐下降。

(二)情绪与分泌系统

人体内两种腺体: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不同情绪引起内外分泌腺的不同活动,影响激素分泌量的变化,反过来它们也可以作为判定情绪状态的客观指标。

特定情绪状态下,外分泌腺的活动会产生身体的相应变化,如悲痛或过分高兴会流泪,焦急恐惧会冒汗,并抑制消化腺活动,而愉快情绪会增强唾液、胃液和胆汁的分泌。

特定情绪状态也会引起内分泌腺的变化,从而影响激素的分泌,如焦虑不安,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愤怒时,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就会增加。

(三)情绪与躯体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支配着人的各种表情行为,是表情行为的活动基础。情绪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外部行为表现,所以,情绪与躯体神经系统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如艾克曼(1978),通过刺激面部肌肉组织,引起反应得到基本上六种不同的面部表情模式:愉快、惊奇、厌恶、愤怒、恐惧和悲伤。这说明躯体神经系统是人的面部表情活动的生理基础之一。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