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成功是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达到自己的人生理想目标。根据斯滕伯格的观点,成功智力是一组经过整合而形成的能力,它能够帮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取得成功。即成功智力= 分析性的智力+创造性的智力+ 实践性智力。
分析性的智力主要用来发现问题解决的方法,这种智力比较好的人擅长分析、评估、判断、比较。
创造性的智力是一种超越已知知识,产生新异思想的能力,这种智力比较好的人擅长发现、发明等。
实践性智力是指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的智力,这种智力好的人擅长执行、完成。
斯滕伯格认为,成功智力是分析性、创造性和实践性智力三方面的结合,成功智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用分析性智力发现好的解决办法,用创造性智力找对问题,用实践性智力来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三个方面协调、平衡时才最为有效。但三种智力在不同人身上的比例和平衡状态各不相同。
成功智力理论是以智力活动的结果,即现实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来评判智力,完成了对智力概念的又一次超越。
对斯滕伯格理论的实践意义的思考
用斯滕伯格的理论讨论:个体在学校中的成功(多是狭隘的记忆和分析能力)和生活中的成功(更需要创造性和实践性)之间有什么差异?给我们什么启发?
PASS(Planning-arousal-simultaneous-successive)即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四种认知过程。
这四种认知过程包含三个认知机能系统,它们分别是:
注意系统又称注意—唤醒系统,它是整个系统的基础,我们在任何一种活动开始的时候都要先唤醒我们的注意,注意以后才可能对这个活动进行操作。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统称为信息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计划系统处于最高层次,它负责监督、管理、调节其它的心理过程。三个系统协调合作,保证了一切智力活动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