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希伯来的文化和教育

希伯来(Hebrews)位于现在的西亚巴勒斯坦地区,为现代犹太人(Jew)、以色列人(Israel)祖先的居住地。希伯来人原是在西亚一带的游牧民族,由以色列和犹太两个部落组成。约在公元前14世纪进入埃及,后不甘埃及人的统治,在首领摩西的带领下逃离埃及,定居于巴勒斯坦。后建立统一的希伯来王国。不久,由于犹太人和以色列人的冲突,导致国家的分裂。公元前722年以色列被亚述灭亡;前586年,犹太被巴比伦灭亡。公元前538年,巴比伦被波斯灭亡后,希伯来人又返回家园,建立了以耶路撒冷为都城的犹太教国家。公元前70年又被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犹太人便以民族的名称,不再是政治上的国家了。

希伯来是以犹太教立国的国家。所谓犹太教是以耶和华为唯一神的宗教。《圣经》中的“旧约”就是以犹太教为基础的。犹太教认为耶和华是全知全能的上帝。敬畏上帝是智慧和知识的开始,是人的全部职责。这样,犹太教就成为希伯来教育的核心。其特点是把信仰与求知结合起来,信仰至上,求知为信仰服务。希伯来的教育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一)早期的家庭教育

在早期希伯来人的家庭中,以父权为中心的家长制占有绝对的地位。其中《摩西十戒》(Ten Commandments)就明确规定了妻子为丈夫的财产,子女一切听命于父亲。父亲在家庭中既是家庭的祭司,又是子女的教师。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宗教信仰为主要目标,《圣经·旧约》成为学习内容。这种经典的学习,不重知识的传授,而在宗教信仰和宗教感情的培养,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训练。以后也重视知识的学习。认为不信仰上帝属于罪恶,而没有知识的人是不能真正信仰上帝的。另外,希伯来家庭还重视对子女进行职业技能的传授。随着希伯来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希伯来的家庭教育也发生变化。如开始强调,子女非父母私有,而是未来天国的公民,具有独立的人格。夫妻之间的关系也比较适度,承认母亲在教育女孩上的地位。

(二)后期的学校教育

希伯来人从巴比伦返回耶路撒冷后,教育形式也发生较大的变化,学校开始出现了。公元前2世纪左右,学校从犹太会堂中分离出来,形成了较完备的制度。如规定每一个村落设一所学校,儿童在25人以内,由一个教师教学;儿童满40人,增加助教1人;满50人,设两个教师。在希伯来人看来,人人必须接受教育,才能成为上帝的真正信仰者,对不接受教育的人应当剥夺其一切权利。不设置学校的城市是不允许存在的。在对教育的认识上,希伯来人认为,儿童必须接受教育,因为儿童生来即使不是坏的,至少也是任性的。教育就是应当让他们接受严格的训练。在学校教育上,希伯来人认为,学生在学校的主要职责有两件事,一是要忠实地记住每一件事;二是不能用教师教给他以外的任何东西。因此,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解释《圣经》的著作。

希伯来人认为,教育是一种宗教和道德训练的过程,教育事业是一种神圣的事业。在希伯来,教师被称作“拉比”,受到尊重,教师的语言被看作是上帝的语言。希伯来的教育影响了以后的基督教教育,使教育成为宗教的重要工具。

【课堂探究】
结合本节学习的四个文明古国的教育现象,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四个文明古国的教育具有哪些一般性特点?
(2)社会文化对教育具有怎样的影响?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