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导学

清真寺和《古兰经》已经成为阿拉伯国家的象征,它们在阿拉伯国家中的影响力之大是无法想象的,甚至在中世纪时期,清真寺还是阿拉伯国家的主要教育场所,而《古兰经》也成为了主要的学习内容。那么阿拉伯在中世纪时期的教育是怎么样的发展状况?教育的组织形式又哪些?教育场所只有清真寺吗?它们的高等教育相比较西欧和拜占庭来说又有哪些特色?这一节将会围绕这些问题展开。

 

7世纪伊斯兰教(Islam)建立后,在默罕默德(Mohammed,570-632)领导下,阿拉伯半岛归于统一,并迅速成为横跨亚非欧三洲的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兴起之前,阿拉伯游牧民族缺乏文化,处于蒙昧时代,仅有极少数地方受基督教、犹太教的影响,出现了私人传授读、写的场所—昆它布(kuttab),从事以《古兰经》为主的初级教育。伊斯兰政权建立后,由于政治、军事和宗教等各方面的需要,教育工作逐渐被提到日程之下。从此,各种类型及各种水平的教育机构才陆续出现。

一、宫廷学校和府邸学校

伊斯兰教国家为了统治文化较高的被征服民族,需要具有文化因素的统治工具。从理论上讲,哈里发既是世俗的正式领袖,又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导师,这就使哈里发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哈里发宫廷中的设备和人才比较充实,又给传习知识提供便利的条件,慢慢地便形成了宫廷学校。一些贵族大臣也常在府邸延聘导师,教育王孙公子。导师居住宫廷和府邸之中,与贵胄子弟同起居共饮食,待遇优厚,享有特殊权利。当时的宫廷学校,除以皇子王孙为对象外,还招收其他贵族子弟。课程以《古兰经》注解)为主体,还教授诗歌、论辩术和历史等知识;对于养成庄严的举止也很注意。显然,这种统治者的基本训练与贫苦大众享受的教育形成明显的区别。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唯一的根本经典。它是穆罕默德在23年的传教过程中陆续宣布的“安拉启示”的汇集。“古兰”一词系阿拉伯语Quran的音译,意为“宣读”、“诵读”或“读物”。中国旧译为《古尔阿尼》、《可兰经》、《古兰真经》、《宝命真经》等。中世纪伊斯兰经注学家根据经文的表述,说它有55种名称,其中常以“克塔布”(书、读本)、“启示”、“迪克尔”(赞念)、“真理”、“光”、“智慧”等来称呼。

帝王宫廷还举行高深学术的讨论,邀集学者给哈里发讲学论道,是帝王教育的特殊方式。最初四个哈里发都曾在宫廷举办学术论辩。这些哈里发为着政治的需要,是不耻于向文人们学校的。阿波斯王朝是伊斯兰教文化极盛时期,文化沙龙流行一时。宫廷定期召集文人学者聚会,讨论时并有严格要求,采取东西各邦的先进方式方法。过去参加讨论甚为随便,沙龙则有规定,举行前须有充分准备,参加者需有等级限制,出席退席应遵守时刻,领导发言者必须为哈里发,他人不得代替。

由上可知,宫廷和府邸不但是政治活动的中心,也是文化教育的中心。在这里兴办的教育乃是最高层次的统治者的教育。

【课堂探究】
西欧与阿拉伯国家都有宫廷教育,想一想这两者有哪些异同点?(提示:可以从教育场所、学生、教师、教育内容、教育目的等方面考虑)。

二、学馆

在清真寺普遍设立之前,学者之家已是教育场所;甚至在清真寺普遍设立之后,学者之家依然不失为教育场所,学者利用自己家宅传授知识是相当盛行的现象。学者之家简称为“学馆”。伊斯兰教的医学家和具有鲜明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亚维辛那,著作丰富,学养精湛,公元11世纪是在道拉统治下为官,每晚退朝后皆在住所向众多学生讲授课业。回历四世纪末,著名学者苏里曼因为是个盲人且有麻风病,不便出现在公众面前,遂在家讲学,不少名士前往听讲。类似的史实是屡见不鲜的。学馆以学者为中心传授高深的学识,这和传授简易的基本知识的私人设置的昆它布,在程度上是不同的,学馆乃是介于昆它布和宫廷学校中间的教育机构。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