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导学

提起绅士,我们可能就会联想起大礼帽、文明棍、笔挺的西装等这些他们独有的装束。那么,返回到十七世纪,那时的绅士又是什么样子?教育家洛克又是如何认识并阐释绅士教育的呢?

 

一、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作为资产阶级的教育家,洛克十分重视教育对于人的培养作用。他在《教育漫话》中一开始就指出,“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洛克关于教育作用的论述是以他的白板说为基础的,这不同于以往的封建社会把人的形成看做是遗传或天赋的产物,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他否定了教育发展人的天赋观念或上帝在人心中植入先天的智慧种子等神秘主义的说法,而从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提出教育对形成人的作用,这是有进步性的。另外,他也说到了教育的社会作用,提出“国家的幸福与繁荣也靠儿童具有良好的教育”。不过,洛克所强调的教育作用,是与保持英国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利益相联系的。这在他把绅士教育作为英国教育的重点中可以得到说明。

洛克认为英国教育的重点应当放在绅士教育 上。在洛克看来,一个社会只有对绅士进行教育,以绅士为榜样,社会才能进步。因为,从绅士阶级中能培养出人民的领袖和政治、道德的管理者。当他们受到适当的教育以后,走上正轨,其他人也就自然走上正轨了。对绅士进行教育可以影响社会其他阶级并使他们有条理起来。可见,洛克关于教育作用的论述带有明显的阶级性。

与此相适应,洛克指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绅士。通过教育使绅士具有四种品质,即“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 ”。这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强调的“知识、德行和虔信”的品质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说夸美纽斯重视的是人的一般品质的话,那么洛克更重视绅士的道德教育和实际知识。他曾经说过:“英国在世界上是一个有地位的国家,原因是我们有德行、本领和学问”。洛克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对自己子弟的要求,即有为统治阶级所接受的道德观念与品质,要求他们必须具有上层社会所理解与要求的道德思想与行为;有开拓资本主义事业的广泛能力、机敏与自信;善于与人交接,在各种社交场合都具有高贵的文明礼貌与仪态;并且具有多方面的学识,足智多谋等。

如何对绅士进行教育,洛克认为,理想的教育应是家庭教育。他主张由父母聘请优秀的家庭教师来培养绅士,而反对他们到学校去接受教育。洛克站在上层社会的立场上,认为社会上“到处流行着粗野与邪恶”,学校里情况复杂、道德败坏,儿童到学校去,会由于“传染”而失去“纯洁”和美德。另一方面,他认为,当时的文法学校只知道传授一些希腊文与拉丁文的知识,而不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礼仪与谦顺行为的培养,而且学校中众多学生的家庭习惯、父母的人品也非常复杂而水平不齐,青年绅士在这里“日与顽童为伍,斗骗欺诈,无所不学”,这是根本不能培养他们具有优良的德行、合乎礼仪的风度、正直的处事方法和坚强的事业才干的;另一方面,洛克也反对让青年多与“没有教养、没有德行”的“下贱的仆人”经常接触,以避免从他们那里学到粗鄙的“言词、诡计与恶习”。因此,他主张绅士教育应当在家庭中进行,认为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使其子弟举止文雅、思维敏捷,学习容易和迅速。他的结论是:“凡是家里请得起导师的人,则导师较之学校里的任何人必定更能使他的儿子举止优雅,思想刚毅,同时又能知道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合适的,而且学习也更容易,成熟也更迅速”。 总之,在洛克看来,绅士所具有的道德品质在学校教育中是不能获得的。

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反映了他对当时学校教育存在种种弊端的不满,同时也反映了自中世纪以来,英国贵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对他的影响。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