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他关于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以及在教育革新实验中对教育心理学化的具体尝试,为把教育和教学工作置于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上,开创了新的局面。
裴斯泰洛齐在1800年发表的《方法》一文中,首次明确地提出:“我正在试图将人类的教学过程心理学化;试图把教学与我的心智的本性、我的周围环境以及我与别人的交往都协调起来。”这表明,裴斯泰洛齐虽然赞同卢梭关于自然主义的教育观点,但他更加强调的是“使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
1801年,裴斯泰洛齐在其《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这一重要著作中,更明确地写道,他长期寻求一切教学艺术的共同心理根源,因为他确信只有通过这个共同的心理根源,才可能发现一种符合人类教养的自然规律的教育形式。裴斯泰洛齐所力图探索和揭示的教学艺术的共同心理根源,也就是指人的基本心理规律。他说:“我在寻觅人类智力发展就其真正本性而言所必须服从的那些规律。我认为它们一定跟物质自然规律一样,并且相信从中能找到一条普遍心理学化的教学方法的可靠的线索。”人类的智力发展既有其客观的规律性,揭示出这种规律性,也就可能发现一种心理学化的教育形式和教学方法。
裴斯泰洛齐指出,专制主义和经院主义的教育的弊端和危害,首先就在于它违背儿童的本性,采用不适合儿童发展的方法,将一堆无用的知识充塞儿童的头脑。这种教育不仅无助于儿童内在能力的发展,实际上是戕害儿童的个性和智慧。教育心理学化,就是要找到根除这种教育弊病的“教学机制”,而且这些“教学机制”是基于人类本性的永恒规律的。他说:“如果不能把教学的机制化为永恒的规律,那就绝对不可能从整体上纠正学校的弊病。”所以,在裴斯泰洛齐看来,将教育和教学工作置于儿童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实现教育心理化,建立符合儿童心理规律的“教学机制”是建立新式学校教育的关键所在。
19世纪初,在欧洲一些国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普及初等教育的呼声开始高涨,初等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如何改进教育和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提高教育和教学的效率,却进展缓慢。面对这种教育革新的迫切要求,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必须提高到科学的水平,将教育科学建立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基础之上。他说当时人们对此可能是全然无知的,但他深信各国都会认识到这一点。
裴斯泰洛齐对教育心理学化的具体见解和要求,几乎贯穿在他的所有有关教育论著和教育革新实验活动之中。
1.所谓教育心理学化,首先是要求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上。
所有的教育者都必须充分认识到,人生来具有天赋的道德的、智慧的和身体的潜能,这种潜能不但有要求不断发展的内在倾向,还有驱动其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且,“心、脑、手”这三种基本能力的发展既有统一性,又有各自的规律性,“支配每种才能发展的规律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只有认真探索和遵循儿童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的规律性,才能取得应有的教育和教学效果。
2.教育心理学化,就是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要适合儿童的心理规律,即教学内容心理学化。
在这方面,裴斯泰洛齐从应使学生在道德、知识、身体和劳动技能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基本思想出发,主张在初等学校教育阶段,应开设广泛的基础知识课程。同时,裴斯泰洛齐还力图从对客观现象和人的心理过程的研究,探索教育和教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的基本要素,并认为如果各科课程和教学内容都依这些要素来组织,则一定能提高教育和教学效果。
3.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
这是裴斯泰洛齐一生都在探讨的重要课题。他对这个问题基本观点是:“大自然在我们面前展现的事物是在广阔的领域分散开来的,是混乱的,教学艺术则把它们集中到较窄的范围,使之有秩序地组合,通过相互联系,让它们接近我们的五官,这种相互联系使我们对所有印象的感受便利而有力,因此,在较长时间,逐日增加数量,在愈益精确的程度上来提高我们对事物的感觉能力。但是,教学艺术的力量依赖于它的结果和它的工作跟大自然的基本活动方式相协调。它的整个活动与大自然的活动密不可分。”这就是说,教学艺术,从其本性来说,就是要遵循自然的规律,要与自然的规律相协调。
那么如何使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心理学化?按照裴斯泰洛齐的意见,首要的是要使教学程序与学生的认识过程相协调。
裴斯泰洛齐认为,人的认识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从模糊的感觉印象到精确的感觉印象,从精确的感觉印象到清晰的表象,从清晰的表象到确定无误的概念。教学过程实际上也是依循这三个阶段进行的。他说:“教学首先把混乱、模糊的感觉印象一个一个地呈现到我们的面前,然后把这些孤立的感觉印象以变化的姿式放到我们眼前,最后把它们跟我们早先已有的整个系统组合起来。清晰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
由于裴斯泰洛齐认为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印象是人的知识的唯一真实基础,同时也是教学的唯一真实基础,因而他将直观性作为基本的教学原则。但是,他不同于夸美纽斯,他还强调必须把从直观得到的感觉印象上升为概念,而且认为应该把直观教学作为感官训练的手段。
循序渐进性也是心理化教学的另一重要原则。裴斯泰洛齐说,正如智慧和才能的发展一样,教学“要有一个适合人类本性的、心理学的、循序渐进的方法”,应“在一切学科中尽力循序渐进地安排知识结构……”。
4.裴斯泰洛齐认为,儿童成为他自己的教育者。
他说:“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因此,教育者不仅要让儿童接受其教育,还要使他成为教育中的动因。在裴斯泰洛齐看来,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便逐渐认识到人的理智中的智力方面和道德方面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教育者要适应儿童的心理时机,尽力调动儿童的自我能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懂得自己教育自己。
当然,由于时代的限制,裴斯泰洛齐对人的心理的理解还不是真正科学的,还存在唯心主义的缺陷,例如他说:“支配人的成长的法则从本质上讲是永恒的,是上帝赐予的……”,但他关于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是值得肯定的。它不仅成为关于人的和谐发展论、要素教育论、简化的教学方法和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的重要理论基础,而且对19世纪欧洲一些国家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