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导学

福禄培尔因首创“幼儿园”名称,并积极设立幼儿园机构,而在世界幼儿教育上享有盛名。他被认为是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他提出的学前幼儿教育理论、幼儿活动方法以及为幼儿设计的许多游戏和玩具,对近代、乃至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那么,他伟大教育思想的思想基础是什么?一个人的思想总是反映在他的书籍当中,那么在他的代表作《人的教育》中他是如何阐述自己的思想的呢?本节内容主要讲述这两个问题:一是福禄培尔教育思想的来源,二详细介绍他的代表作《人的教育》。

 

一、生平及思想基础

(一)生平

1782年,福禄培尔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一个路德派新教的牧师家庭,不到1岁时母亲病逝。父亲终日忙于教区事务,几乎无暇照顾家里。中学毕业后,福禄培尔在林务部门作学徒,学习测量工作,这使他对植物学和数学产生了兴趣,并自学了植物学方面的知识。长大成人以后,他还经常回顾自己的童年时代。他认为,一个教师应当经常回顾自己的童年和童年时代,以便从中悟出适用于教学工作的原理。1799~1801年,在别人的资助下,福禄培尔进入德国耶拿大学学习数学和自然哲学。当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费希特和谢林正在该校任教,他们对于福禄培尔的思想产生重要的影响。

由于缺少资金,福禄培尔在耶拿大学学习两年后不得不辍学,以后又在林场和农场任职。自1805年,福禄培尔受到裴斯泰洛齐的学生,法兰克福模范学校校长格吕纳(G.A.Gruner)的影响,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并研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方法。当时,福禄培尔只有23岁,当他第一次给30多个学生上课时,他立刻发现自己找到了终身的职业。他说:“我好象找到了自己从不知道又一直向往的东西,好象我的生活终于发现了它的本来面目,我高兴得如鱼得水,如鸟腾空。”同年,他去瑞士伊佛东裴斯泰洛齐的学校参观学习14天。1806~1811年,他在法兰克福贵族冯·霍尔茨豪森(Von Holzhausen)家担任其三个儿子的家庭教师。其间,1808~1810年他再次到瑞士跟随裴斯泰洛齐学习,受到多方面启发。他采纳了裴斯泰洛齐的一些教育方法,如依靠自然,把自然当作主要的教育者,设立自由的学校环境和进行实物教学等,但他也看到裴斯泰洛齐的理论没有建立起坚实的哲学基础。在以后致力于学前儿童教育研究中,福禄培尔从哲学角度来理解实物教学,把实物教学赋予一种象征性的意义,认为实物能够在儿童的心中激发起相应观念的回忆。1811年和1812年,福禄培尔又先后进入哥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语言学、物理学、化学、矿物学以及哲学和人类学等。

1816年,福禄培尔在家乡开办了一所初等学校,称为“德国普通教养院”。这所学校于第二年迁到卡伊尔霍,改为卡伊尔霍学校。在学校里,福禄培尔力图实施裴斯泰洛奇关于儿童天性自然发展的教育原则,进行儿童活动和自我发展的实验,并采用一套综合的课程体系教育儿童。他为这所学校提出的口号是:儿童的自我活动和自由发展。在学校里,他主要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儿童认识数目和几何形体,同时,还很重视室外的活动。在这所学校实验的基础上,1826年,福禄培尔写了《人的教育》(The Education of Man)一书,阐述了关于儿童教育的基本主张。由于当时正值法国封建王朝复辟,德国参加反动的“神圣同盟”组织,在国内极力镇压资产阶级自由运动的时期,福禄培尔的学校被怀疑鼓吹自由、革命,因而在1829年被迫关闭,福禄培尔本人也离开德国来到瑞士。在瑞士期间,他担任一所孤儿院的院长,教育4-6岁的儿童,并研究幼儿的游戏、玩具及幼儿歌曲等。

1836年回国后,福禄培尔的工作完全转向学前幼儿教育。1837年,他在家乡附近设立了一所学龄前儿童教育机构,并于1840年将它正式命名为幼儿园。从此,他把整个生命都投入到幼儿教育事业中去。在长期的研究中,他形成了一套包括幼儿游戏与唱歌、玩具“恩物”以及作业的幼儿教育体系,对德国乃至欧洲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他还在幼儿园中组织了训练幼儿教师的工作。1843年,福禄培尔在总结自己幼儿园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出版了幼儿教育专著《慈母曲及唱歌游戏集》。在1848年的德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福禄培尔积极参加德国进步教师的革命运动,呼吁政府拨款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1851年,普鲁士政府以反对自由运动为名,禁止开办幼儿园,福禄培尔极力抗争,但毫无结果。1852年,福禄培尔便去世了。1861年,他的有关幼儿教育的著作,经友人编辑出版,名为《幼儿园教育学》。

(二)思想基础

福禄培尔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是建立在他的哲学和宗教基础之上的。在哲学方面,福禄培尔接受了谢林的“宇宙精神”的观点。所谓“宇宙精神”,在谢林看来,就是绝对精神,就是神的意志,它是自然界、人类和人类精神生活的基础,宇宙间的万物都是神的意志的外化表现,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都服从于统一的法则。与谢林的思想相一致,福禄培尔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球体,其中心是神,它是永恒的,无所不在和主宰一切的,自然界的万物和人,无不包含着所谓的“神的本源”。 福禄培尔哲学思想的核心就是强调上帝为万物的统一体,其含义是万物都受上帝的统一法则所支配,同时,万物又都通过自身的存在反映上帝。由此出发,他认为“一切教育、学习和教学的唯一最终目的,是培养人的原有的神性,使他能在自己的生活中,……从人性中体现出神性。”也就是说,天赋力量的自然发展转化为蕴藏着的所谓“神的本源的发展”。

他在《人的教育》中一开始就指出,“世上的万物都存在着一种统治它们的永恒的法则,万物的生命和实体的存在都有赖于上帝这个神圣的光辉在它们身上的反映。”在这里,他的思想体现了泛灵论的思想。在他看来,宇宙的最高精神法则可以体现在动物和非动物的本性或现象中。例如,石头体现着训诫,溪流体现着圣经。福禄培尔把一切事物与上帝结为一体,并赋予一定的灵性,具有积极活动的精神,这种观点尽管有泛灵论的特征,但是他所强调的物体积极活动的精神的思想,也为研究和认识人提供了条件。从这个认识出发,福禄培尔提出了普遍性、个体性和差异性统一的思想。他认为,上帝所创造的一切事物都是某个更大整体的一部分,而最终都是上帝这一最大整体的一部分,这是事物的普遍性;每种事物都有自己特殊的生活,这是它的个体性;而每种事物内部都包含着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性质,这是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因此,对上帝的认识,既可以通过对个别事物的特性来认识,也可以通过对不同事物的差异性来认识。在福禄培尔看来,人本身具有神的统一性、自然的差异性和人的个性的三个方面的统一,人的本质是这三个方面的完美体现,这就突出了人在世界上的地位,福禄培尔的哲学思想和宗教思想奠定了他的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根据上面的认识,福禄培尔认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不是教给学生各种纷繁复杂的事实,而是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联系,通过教学,认识存在于万物中的永恒的统一体,即上帝。可见,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渗透了他的宗教精神,又反映了当时德国古典哲学重视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的特征。

此外,福禄培尔受谢林思想中关于“发展”概念的影响,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在无限的发展着;人在其生命的整个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发展。因此,福禄培尔主张进行教育应该按照儿童的本性,使他们在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都同样得到发展;应该重视体育、游戏和劳动,重视体育和儿童智力与道德发展的联系。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