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自由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是公认的西方自由教育的代表。自由教育也是蒙台梭利方法最基本的原则。受卢梭、福禄倍尔的自由教育和自然教育理论的影响,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儿童的内在潜力,使之获得自由的展现和自然发展,其目的是培养“独立、自主”精神和善于工作的人。她反对任何外在的奖励和惩罚以诱导儿童服从强加的纪律,认为这些措施只会损害儿童的身心,儿童的纪律只能通过自由活动来培养。她指出,观察的教育方法的基础是儿童的自由的活动,纪律必须通过自由而获得。因此,只要儿童不会侵害他人的利益,他们所有的自由活动都应该允许。由于儿童选择的活动出自个人的内在需要,他们会全神贯注地独立进行操作并不断重复一项作业。

1.儿童自由活动是自由教育的精髓和根本

蒙台梭利提出,“促进生命,让它自由的发展,这便是教育家的首要任务。”真正科学的教育学的基本原则是给学生以自由,即允许儿童按其本性个别地、自发地表现。对儿童的自由活动采取何种态度,是区分教育优劣的分水岭。传统教育的作法是“孩子像用针把蝴蝶钉住一样,被牢牢地缚在桌子上,伸展着贫瘠是和已获得无意义知识的无用翅膀。”因此,学校必须允许儿童的自由的自然表现。“科学教育学的基本原则必须是学生的自由,这种自由将能够允许发展每一个儿童本性的自发表现。”她还指出,如果说新的科学的教育学是起于对个体的研究,那么这项研究必须专心于对自由儿童的观察;并认为,如果要以最简略的言语来概括她的方法,即:它是建立于“有准备的环境中的自由”的教育法。为了有利于儿童的自由活动,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按照所谓有准备的环境,精心布置了一个给儿童以充分自由、便利的活动场所。在这种环境中,打破了成人强加给儿童的“动就是坏,不动就是好”的观念。蒙台梭利认为,允许儿童自由活动,这是实施新教育的第一步。在自由活动中,儿童体验到自己的力量,这正是激励他们发展的最大动力。

2.自由教育与纪律教育的协调

儿童自由活动是教育的精髓,但自由活动并非是放纵和无限制的。蒙台梭利认为。我们所用的自由之见解,不是我们在观察植物中所用的自由的概念。因为,孩子在出生时孤弱无能的特点以及他做为社会成员的素质,他是被局限其活动的束缚所约束。以自由为基础的教育必须帮助孩子制服各种各样的障碍。无疑,自由教育是蒙台梭利方法的最基本原则,但蒙台梭利从来没有脱离开纪律教育而空谈自由。对蒙台梭利来说:“自由和纪律是同一事物不可分离的部分——就像一枚铜币的两面一样”。给儿童以极大的活动的权利,并不意味着允许儿童可以任意妄为。蒙台梭利提出两条限制:第一,“儿童的自由应以集体的利益作为它的极限,以我们通常认为的良好教养作为它的行为规范。”即不允许冒犯和打扰他人,不能有粗暴和不文明的行为。第二,必须正确使用教具。除此之外,其他所有活动都是允许的。

蒙台梭利强调纪律的重要性,但他并没有把纪律变成一种脱离儿童发展的外在的约束。他认为,纪律必须建立在自由活动的基础上,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自由活动都必然能导致良好的纪律。蒙台梭利认为,自由活动可分为两类,身心分离的活动和身心结合的活动。正常的活动必须是一个人的精神能量在活动中充分展现出来,即全神贯注地进行活动。如果只有心灵的活动而身体不动,就表现为胡思乱想,如果只有身体的活动而心灵不动,则表现为肢体盲动,这两者都是身心分离的活动。只有身心结合的活动,才是真正有助于形成良好纪律的活动。总之,在教育中,儿童运动和智力活动的协调是蒙台梭利方法的指导原则。

3.自由教育也是自我教育

在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里,儿童的自我教育成了主要的教育方式。她一方面绝对排斥教师的说理教育,极力反对教师仅仅“动口”,要求教师要亲自“动手”进行科学试验,即努力从事对儿童的观察,敏锐地发现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然后在此基础上给儿童提供活动的环境和作业的教具,使儿童通过作业,达到自我发现和发展。另一方面她又排斥对儿童进行集体训练,把自我发展与集体训练对立起来。

蒙台梭利认为,自由教育最重要的原则是让儿童自己能够进行自由的选择。蒙台梭利认为,儿童不仅会根据他们的需要自由地选择物品,而且也会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工作。因此,在儿童教育中,应当允许儿童自由地选择教具和工作,以满足他们的内心需要。她还认为,为了帮助儿童进行自由选择,应当保持教具的整洁和去掉不必要的教具。但是应当注意,儿童在自由选择中往往不会选择所有教具,而总是选择同样的教具或一些自己喜爱的教具。

4.自由教育就是要引导孩子独立

蒙台梭利指出,儿童虽然弱小,需要成人的帮助,但是受人帮助者的独立性是有局限的。它认为,应当让儿童有这样的认识,“我不希望被服侍,因为我不是重要人物。”她主张,教育者的任何行动若要有利于孩子的发展,都必须帮助孩子在独立的道路上成长。她说,我们做为教育者的总是习惯于服侍孩子,但不仅是一个为他们服务的举动,而且是一个危险的举动,因为它容易窒息孩子的有益的自发活动。我们应当想一想,不动手做的孩子是不知道如何去做的。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