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儿童之家”的学前教育思想

对儿童的发展来说,为儿童准备一个环境,让儿童在这个环境中自由活动和自我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蒙台梭利认为,新的教育主要包括教师、儿童和环境三个因素。在教育中,除了教师与儿童发生联系外,教师与儿童都要与环境发生联系,而且儿童与环境发生联系的作用更不能低估,因此,良好的环境在儿童的发展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蒙台梭利明确指出:“帮助儿童不断变好的正是环境本身”。蒙台梭利认为,给儿童带来进步的,与其说是由于教师的培养,毋宁说是由于儿童自己能够埋头于他们感兴趣的工作,聚精会神地从事他们感到需要的活动。因此,应当设置一个适合儿童发展的环境,这个环境就是“儿童之家”。 蒙台梭利在开办“儿童之家”过程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她认为,儿童教育的环境应当是自由的。在“儿童之家”里,所有的一切都有助于儿童的自由发展,以便儿童创造自我和实现自我。儿童的教育环境是有秩序的。这样可以使儿童形成有秩序生活的习惯。儿童的教育环境应当是愉快的,适合儿童特点的,这样可以吸引儿童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在创办“儿童之家”的过程中,蒙台梭利还制定了一套教材、教具和方法,并进行系统的教育实验。在她的努力下,“儿童之家”的实验取得了成功,儿童的心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儿童之家”中,主要进行如下三方面的教育。

1.感官教育

重视儿童的感官训练和智力的培养,这是“儿童之家”的重要特色,也是蒙台梭利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蒙台梭利重视感官教育的原因有:(1)幼儿正处在各种感觉的敏感期,为了不失时机,使感官得到最充分的发展。(2)感官是心灵的门户,感官对智力发展具有头等重要性。(3)通过感官教育,可以对某些因感官存在缺陷而影响心智发展的儿童进行及时补救。只要这些感官缺陷在敏感期之前被发现,就有可能通过感官教育得到较大的改善。

基于上述认识,蒙台梭利极为重视感官教育。她的感官教育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的训练,其中以触觉练习为主。她说:“幼儿常以触觉代替视觉和听觉”,即常以触觉来认识周围事物,故她尤为重视触觉。在儿童之家里,蒙台梭利针对人的各种器官,专门设计了各种有独创性的教具。其特点和使用要领为:第一,教具根据用途不同分为不同的种类。每一类教具基本上都由若干部件组成。所有部件除了某一维度(如大小、重量、频率高低等)有量的差异外,其余的性质相同。第二,每种教具各训练一种特殊的感觉。蒙台梭利要求在训练时,应尽可能排除其他感官的干扰,以便使所要训练的感官得到的印象尽可能纯正、清晰。例如,为了训练触觉,要求儿童将眼睛蒙上,或者在暗室中操作触觉教具,以便排除视觉的干扰。蒙台梭利强调,只有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工作,这种工作和教育才具有最大的发展价值。第三,教具能控制儿童犯适用不当的错误。即使儿童在操作过程中能根据教具的“暗示”进行“自我教育”,一旦使用不当,就要推倒重来,直到正确为止。

2.初步的知识教育

蒙台梭利认为,3~6岁的幼儿天生具备学习知识的能力,完全可以叫他学习阅读、书写和计算。初步的知识教育与感官训练是相联系的。正确的感官训练会有助于初步的知识教育。在学习阅读和书写时,蒙台梭利认为,书写的练习先于阅读的练习。通过触觉的训练,幼儿可以自然地进行书写练习,再给他一支笔,他就可以开始练习写字。在描摹的基础上,他会表现出写字的能力,不断地写、任意地写,到处去写。在学习计算时,蒙台梭利认为,可以先利用幼儿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体,帮助她练习计数。由于它与日常生活联系,因此幼儿很感兴趣。然后,再用图形数目字进行认识和记忆数目字的练习。最后,教幼儿学会1到20的加减乘除。蒙台梭利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指出,6岁以前的幼儿对此不会有什么困难。

3.实际生活的训练

实际生活的训练,又称为“肌肉教育”或“动作教育”,主要包括:(1)日常生活技能的练习。蒙台梭利认为,通过日常生活技能的练习,可培养出儿童自我料理的能力,从而有助于儿童独立性的形成。在儿童之家里,蒙台梭利设计了不少诸如练习走路、正确地呼吸、说话乃至开抽屉、开门锁、系鞋带、上楼梯等一系列的练习和专门的教育。(2)园艺活动。蒙台梭利认为,园艺活动有许多好处,如可以使儿童脱离人为生活的束缚;符合儿童的兴趣,有益于儿童的健康;能练习动作的协调;可发展儿童的智力;可以发展儿童的预见性等。(3)手工作业。蒙台梭利的手工作业主要是指绘画和泥工。她主张儿童在学习写字前,先要学习绘画,以作为基础,故她将绘画成为写字的“间接法”。(4)体操。蒙台梭利认为3~6岁的幼儿正处于锻炼肌肉的重要时期。为帮助儿童的集体得到正常发展,应为他们设计各种体操练习。她认为此时最主要的体操练习应是走步。(5)节奏动作。这种练习的目的是促进儿童动作的协调,发展节奏感。首先,让儿童伴着音乐走路、跑步和跳跃。其次,使儿童按乐调作出不同的节奏动作。最后,由儿童自由表演各种优雅的动作。 总之,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的显著特点,是主张儿童自由的发展和强调儿童早期肌肉及感官训练的重要性。她的理论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她的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的,并以“儿童中心主义”为她的指导思想,其弊端曾遭到批判。但从20世纪60年代起,她的教育体系由于注重儿童的特点和儿童的练习又重新受到各国的关注与好评,直到今天,她仍是国外幼儿教育中影响最大的幼儿教育家之一。

【课后反思】
搜集当今时代,关于蒙台梭利幼儿园、使用的蒙台梭利教学法等学校的相关资料,分析:
1. 为什么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思想能够广泛流传,甚至盛行到今天?
2. 她的儿童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色在何处?
3. 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观有哪些不足?
4. 如何评价目前我国幼儿园出现的蒙台梭利班?谈下你的看法。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