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中,杜威十分重视科学方法的作用。他认为,现代学校进行科学教育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是所发生的结果很少,这是因为所教的科学都是人家已发生的结果,而不是使学生有发现真理的方法。学生所知道的,只是一堆古董,而不是研究、发明、管理、指挥自然界的能力。因此,应当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杜威指出,这种科学的方法并不是每一科目具体的方法,而是无论哪一科目都可以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试验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含义就是用人的动作(Action)将人的思考和自然界的事实联系起来,形成有创造的关系。如有一种金属,不知道是什么,旧的方法不过是看它什么颜色,重量有多少,而试验的方法则用人的动作加点酸下去,看它有什么反应;另加点别的酸下去,又起什么反应。加酸不够,则加热,烧到多热,变成什么样子。这些都是通过人的动作引起事物的变化,使事物的性质和作用完全清楚了。杜威指出,这种试验方法的特点是只有行以后才可以知,没有动作便没有真正的知识,它与中国的“知之非艰,行之维艰”完全不同的。在试验方法中,杜威十分重视“假设”的作用,他认为科学的试验不是武断的、一定不变的。科学试验只是暂时认它有试验的价值。一切试验都具有假设的性质,都有待于证明,还有待于别人来改变它。杜威指出,科学试验和假设思想的提出,对于形成科学的态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对于一种观点的提出,只有两种态度,对的就承认它,不对的,就否认它。而试验态度形成以后,开始形成第三种态度,就是对于一种主张,或认为是真的,或认为是假的,只是把它看成一种假设,认为它有试验的价值,至于它是真还是假,都以试验的结果来定。在教育上,试验方法的优点就是无论对于新的思想,还是旧的思想都不是一概推翻,也不认为是最后的真理,只是以试验的态度做其存在的理由。其意义可以使学校充满试验的气氛,可以打破武断的态度和教条的东西,形成一种精神上的统一,而不是形式上的统一。
杜威的普通教育观主要包括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思想。关于初等教育,他认为,初等教育的建立基于两个重要的事实,一是儿童期是最初接受学校教育的时期,这时期的儿童吸收力最大,伸缩力最强,变好变坏都是可能的;二是这一时期是一个打基础的时期,不但是中学、大学的基础,尤其是他一生事业、习惯和嗜好的基础。因此,初等教育是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儿童有好奇的心理,如果不去鼓励它,利用它,使他形成试验的态度,只是压抑它,他的心理就变麻木了;儿童有好问的心理,冒险的心理,都可以养成他研究的态度和勇敢的性质;儿童有喜爱与人玩耍的需要,可以利用它形成彼此亲爱互助的习惯,如果压抑下去,便逐渐孤僻了。这一时期,所求的知识很少,但是习惯的养成重要。因此,杜威指出,初等教育的目的不在使儿童读许多书,得许多丰富的知识,而在养成将来应用的能力、技能和习惯。表面上这与古代的小学只重读书、写字、算术,更重视养成儿童的能力、技能和习惯是一样的,但是古代小学的方法只是教育学生在一条路上走,不许出轨道,天天如此。虽然它所教的读写算是为养成习惯服务的,但是它所形成的习惯是孤立的、呆板的,不是可以活用的。而现代初等教育的目的不仅要让儿童能够读写算,还要使儿童知道所要养成习惯的用处;不是让儿童往一条路上走,而是让儿童有能力选择各种好的东西,知道为什么,使儿童生活经验与学习的科目联系起来。当然,这一时期,知识也是要求的,但不是从求知下手,应当从养成活动的能力、技能和习惯中得来。寓求知识与养成习惯之中。关于中等教育,杜威认为它与初等教育不同,它的目的以求知识为重,主要让学生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杜威强调中等教育不要以升学为目的,而应当培养人谋生的技能。
与其他思想相一致,杜威也认为,在道德教育上,也有知识影响人的行为的问题。道德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影响人生行为。不能影响人生行为的学科,无论如何有价值,对儿童的道德观念还是毫无益处的。杜威指出,之所以知识不能影响人的行为原因有二,一是不能引起人的愿望;二是即使引起了,因为知识不够,不知道怎样去做。杜威指出,对于道德形成有关系的,不仅有知识,还有教育方法,如好的方法可以形成好的习惯,坏的方法可以形成坏的习惯,而这些都是表面的,更重要的是内在的东西。即儿童养成的一些习惯不仅不但在教师面前不改变,就是在外面也不改变。而由内在思想和愿望发生的习惯才是道德研究的真正问题。杜威认为,养成内在思想和愿望等方面的习惯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开放的心智(Open-mindness),它与成见(先入之见为主)、骄傲(以我之见为主)、自私自利(以我之利为主)等观念相反。杜威指出,开放的心智所强调的是,凡求真理时,无论与成见相符与否,也无论与我有利与否,只要是真理,便接受。在道德上,为什么难以做到公正,就在于人先有成见所在。在教育上,强迫不同的学生都按一定的规程去做,强迫同一,也会形成成见。二是知识的诚实(Intellectual Honesty),主要是指承认事实的价值,不认利害。你错了,就必须能承认,你对手对了,你也要承认他。如果颠倒是非、装面子,都是知识上的不诚实。学校教育为什么能够养成“贰心”,就在于考试时不把自己所想的写出,只准照教师所讲的一字不差。这只能形成知识上的不诚实。三是责任心(Responsibility),主要是指做事情靠得住,无论一件事情的结果如何,只要自己做了就不应该把事情推给别人,自己要承担所做事情结果的责任。在教育上可以有适当的方法,如在做事之前,可以推定做事的结果决定做否;既然做了无论有害也要做下去。在学校道德教育上,杜威还提出了三个部分,即知识、感情和能力。他认为,先有知识,知道因果厉害,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然后可以见诸于行动。不过单有知识,没有感情鼓励还不够还应当通过感情引起他的欲望,使他爱做。但是光有知识和情感还不够,还必须有实行的能力,对于知道了要做、和爱做、不得不做的事情,用实行能力去对付它。杜威主张,应当在学校的所有学科上都做到道德的这三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