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所需要调剂的儿童——社会——学校和教材三个方面来看,杜威特别强调,儿童是教育的起点。儿童的意志、欲望、儿童的心理学等,是教育的基础。杜威形象地比喻为,如同驶船一样,行船的目的固然不可以不知道,但船的本身和船中的货物也不可以不知道。社会是教育的目的,是远的方面;儿童就是教育的本身,是近的方面。都是应该知道和注重的。
儿童本性的发展和特点。杜威指出,“在儿童本性的发展上,自动的方面先于被动的方面;表达先于有意识的印象,肌肉的发育先于感官的发育,动作先于有意识的感觉。”如果在教育中,儿童被置于被动的、接受的或吸收的状态,如果教育不能允许儿童遵循自己的本性,则会给教育带来阻力和浪费。杜威也看到了儿童发展的特点,他认为儿童是易变的和可塑的。教育者应当把儿童看作是一个有活动能力的主体。在儿童的发展上,杜威也看到了儿童和成人的区别。儿童和成人的区别不是发展和不发展的区别,而是各有适合于不同情况的不同发展方式。
在儿童的发展问题上,杜威也十分重视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他认为儿童是通过参与社会生活而发展,儿童的发展与社会是不可分的。从这个思想出发,杜威强调应把儿童看成是人类社会的积极成员,儿童和社会的发展同样是重要的。他说;“如果从儿童身上舍去社会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抽象的东西;如果我们从社会方面舍去个人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死板的没有生命力的集体。”
在儿童的发展问题上,杜威更重视儿童经验的获得和发展。他认为,儿童的生长实质上是个体经验的不断改造或重新改组的过程。教育就是通过儿童的主动活动去经验一切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的过程。关于经验的获得,杜威指出,儿童是在解决问题时获取经验的。儿童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适应环境,而更重要的是控制环境。由于儿童在环境中生活时,会遇到种种个人和社会的疑难问题。因而,解决这些疑难问题的需要,促使儿童运用其智慧去解决困难,从而控制环境,获取一定的经验。而这些成功和有效的经验又会继续帮助儿童解决新的问题。儿童正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不断改造和重新组合经验的过程中成为主体的。为了给儿童个体创设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情境,使儿童个体获取直接的经验,杜威提出了按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设计。这种方法就是著名的“解决问题五步法”。五个步骤具体是:1、为儿童的学习设置一种经验的真实情境,使其包含在儿童感兴趣的活动中;2、提出能促使儿童思考的真实问题;3、让儿童收集和获取有关解决这一问题的知识;4、让儿童提出制定关于这一问题的可能性的假设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5、让儿童对所解决的问题进行检验。
杜威的这种“解决问题”的中心思想,就是要重新评估儿童在活动中的作用,重新评估知识的作用。其重要意义主要有三,一是强调在教育活动中,儿童的学习决不是被动的学习,儿童不是知识传授的对象,儿童的学习是通过自身运用经验,理解知识,检验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二是强调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儿童增长能力去支配不断获取的经验。三是强调知识的价值不在于一种外在的装饰,不是远离儿童生活的东西,而是与儿童的生活和经验相关联,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 知识只有运用和有用,才会成为儿童经验中的一部分。杜威的“做中学”思想就是以此为基础的。
在儿童观的问题上,杜威还十分重视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为了保证儿童有效地获取经验,发展儿童的创造力,杜威十分重视学校教育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他认为,学校教育的科学性主要在于学校是一个实验室。儿童可以在学校里,按照科学的方法检验他们的思想和价值。同时,在教学上,应把儿童的学习、思考与行动联合起来,进行科学的安排,给儿童以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儿童做出自己的决定。学校教育的民主性表现为,在学校中儿童可以自由地表达和检验各种思想、信念和价值。任何文化遗产都可以成为儿童个体批判、探索、研究和改造的对象。学校的任何设施,用具都为全体成员开放和使用。在学校管理和教学中,反对任何妨碍真正探索的、独断的和强制的作法,建立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校和教学充满活力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