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像人类行为那样为人们所熟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人类行为更重要。但是,它却不是我们最理解的东西。
——斯金纳
以上是被誉为“普洛米休斯式的播火者,技艺高超的技术专家”的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关于人和教育的论述。如何理解其中的“行为”和“教育的本质”?斯金纳的教育观点是什么?本节我们就来学习以斯金纳为代表的教育思想流派——新行为主义教育。
新行为主义教育也是一种有一定影响的现代欧美教育思潮,它是依据行为主义心理学阐述教育问题的教育思想流派。新行为主义教育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的美国,60年代盛行于美国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Skinner)和加涅(R.Gagne)。新行为主义教育试图运用新行为主义心理学解决教育和教学问题,他们提出的操作性的学习理论,重视强化在学习中的作用,推行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等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新行为主义教育的基础是新行为主义,它与行为主义有联系。又有区别。行为主义是20世纪初期美国的华生创立的一个西方心理学流派。其主要特点是反对对人的心理和意识进行内省的研究,主张心理学应当对环境控制与人和动物的行为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客观的研究。认为只有查明了环境和刺激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才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知刺激。在学习问题的研究上,他们主张观察刺激,并加以测量,再观察反应,并加以测量。新行为主义与行为主义的主要区别是,行为主义属于古典条件反射,它强调经过条件刺激物和无条件刺激物多次同时呈现后,条件刺激物开始引起原先只有无条件刺激物呈现时才能发生的那种反应。(如实验者通过巨响使儿童害怕小白鼠),而新行为主义属于操作条件反射,它是根据有意行为的结果所作出的反应。(小白鼠踏机关可以吃到食物);新行为主义重视强化,这里强化有积极强化(增加某些喜欢的东西);消极强化(取消或减少某些不喜欢的东西);消极强化与惩罚的区别是,惩罚是增加不喜欢的东西,减少喜欢的东西,从而减少反应的出现频率。另外,古典条件反射是建立在反应和刺激比较接近的基础上,不需要任何奖赏,而操作性条件反射则建立在强化基础上,需要奖赏。
新行为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把新行为主义的思想运用到教育上,就形成了新行为主义教育。新行为主义强调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行为,就已经把人置于可以预测和可以控制的地位,同样,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就已经把教育和教学置于可以预测和可以控制的地位。教育和教学就是通过有意识的对学生作出的选择给予或停止奖赏来予以强化或消退。在斯金纳看来,学习过程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结果,因此,任何行为也都是能够设计、塑造和改变的。教育和教学就是塑造人的行为的过程。
在教育问题上,斯金纳肯定了进步主义教育的做法。他认为,进步主义教育的改革是使学校教育由一种令人反感的控制变为积极的控制,而今天的学校教育则由令人反感的刺激变为另一种令人反感的刺激,其结果是学生要逃避各种反感的刺激(教师的批评、学生之间的嘲讽、教师向家长报告等)。 斯金纳认为,现代教育和教学之所以出现许多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少适当的有效强化,使得教师和学生在发展上都存在局限。
斯金纳认为,传统的教育和教学也有强化,但是这种强化的时间比较长(教师批改作业时间间隔可达24小时)。斯金纳认为,根据一切行为形成的规律,在教学领域应采用两种方法去控制学生的行为:第一,安排好强化以塑造学生的行为;第二,提供强化,使行为在长时间内保持在一定的强度水平上。在斯金纳看来,传统课堂教学不是以学习过程的精确分析为基础,因此不能保证形成所期望的行为。由于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行为也是可操纵的因素,因此教师应该按程序进行教学,注意“精心构成非常复杂的行为模式和在每一阶段保持行为的强度”,以便在教学中进行程序的控制和有效的强化,提高教学得效果。斯金纳提出,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为,一是积极反应,二是小步子,三是及时强化,四是自定步调。
新行为主义教育家认为,为了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得到及时的和足够数量的强化,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和技术。由于人的行为不仅是用动作而且是用言语反映的,显得更加复杂,因此,对人类学习过程的最有效控制应该得到工具的帮助,提供积极的强化条件。在他们看来,这种工具就是依据程序教学理论设计的机械装置(教学机器)。“机器像一个优秀的导师一样,坚持要学生在进行下一步之前一定达到彻底的理解,一个个框面地理解或一套套地理解”。这样,即使“一个很微小的强化,如果使用的好,在控制行为上可能产生极大的效果”。新行为主义教育家认为,教学机器具有许多优点,例如,能对学生正确的答案及时强化并有足够的强化次数和作用,能使学生按自己可以接受的进度前进,能使教师从批改作业等烦琐工作事务中摆脱出来等。斯金纳指出,应用建立在言语行为分析基础上的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只要用一般时间和一般精力就可以传授美国课堂里当时所教的一切知识”。
新行为主义教育家认为,在新行为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育研究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观察教的行为与学的行为的关系,以选择和判断那一种教法有效,那一种教法无效;二是教育目的行为化后,可以从学生行为的改变程度来判断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教师应该研究教学过程中具有操作性的学习理论以及教学方法和技术。
对新行为主义教育的评价:在20世纪60年代,不少欧美国家在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对程序教学进行了实验研究,有的西方学者甚至把新行为主义教育及其程序教学看成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开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新行为主义教育也有助于学习理论的发展,并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是应该看到,新行为主义教育家忽视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本质差别,把人类的学习归结为操作性条件作用,认为只要分析强化效果和设计精密操纵强化的技术,就能塑造人类的一切行为,甚至是思维和人格,并据此所设计的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都明显具有机械主义的特征,从而受到人们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