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句子

句子是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任何一个语句都包含两个层次的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表层结构指人们听到或看到的语句形式,或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以及书写时所采用的书面形式;深层结构是指说话者试图表达的句子的意思。表层结构决定句子的形式,深层结构决定句子的意义。同一个深层结构可以用不同的表层结构来体现,即表达同一意义时,可以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一个表层结构也可包含两个或更多的深层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语句就出现歧义,例如“鸡不吃了”既可以理解为“不吃鸡了”也可以理解为“鸡不吃东西了”。

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要通过一定的规则来实现。这些规则包括短语结构规则和转换规则等。按照短语结构规则,一个句子(S)可以转换为名词短语(NP)+动词短语(VP)(规则1);一个名词短语又可转换成冠词(Art)+名词(N)(规则2);一个动词短语可转换成动词(V)+名词短语(NP)(规则3)……。按照这些规则,可以将句子“The   boy will  hit the ball”构成一个树形图,如图8-2所示。

287页图8-2短语结构规则的树形图以及应用这些规则产生的句子 


运用短语结构规则可以把某些表面结构相同而深层结构不同的句子区别开来。

歧义句“They   are cooking apples”,可以用不同的树形图来表示。一种分析法是:cooking是一个分词,它和系词are联系在一起,因而整句的意思是“他们正在烹调苹果”。另一种分析法是:cooking是形容词,它修饰后面的名词,因此整句的意思是“它们是正在烹调中的苹果”。

转换规则是说明句子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转换关系的规则。

我们可以把句子“The boy hit the ball”转换成“The ballwas   hit by  the boy”。这种转换关系可用被动的转换规则来描写:NP1+V+NP2→NP2+Was+V+by+NP1。通过转换,相同的深层结构就可用不同的表层结构表达出来了。

课堂探究活动

不同表层结构表达同一深层结构

别人送给你一件生日礼物,你非常喜欢?想一想,你用哪些语言表达喜欢之情?

上一页  开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