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动机的认知理论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个体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通过编码、储存、提取和输出等加工过程,在头脑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观念。这些头脑中贮存的观念在刺激和行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它们既能引起行为,又能改变行为。

(一)期望理论

弗罗姆(Vroom)在《工作和激励》(1964)一书中提出了期望理论

理论观点用公式表示,激发的力量(M)=目标的效价(V)× 期望值(E)

效价是指个人达到的目标对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同一目标对不同的人来说,效价是不同的。

期望值是指一个人判断自己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的大小。期望值在 0-1之间,0 代表完全不可能实现,1代表完全可能实现。

期望理论的启示

人们对待工作的态度与下面的判断有关:

1 努力-绩效的联系。即努力能否达到某一绩效水平。

2 绩效-奖赏的联系。即达到某一绩效后会得到什么奖励,这种奖励对我吸引力有多大。

一般来讲,员工以自己的知觉确认自己经过努力能够达到所要求的绩效,达到绩效后能得到具有吸引力的奖赏,他会努力工作。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