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我功效论 

  

班杜拉

班杜拉提出自我功效理论:人对行为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等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而期待又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

结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行为结果的估计。如努力学习,可以取得好成绩;坚持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等。

效果期待: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即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和动机有着密切的关系。自我效能感它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的动机水平。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1.个体自己成功和失败的经验

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的经验则会降低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注解

个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因此可利用个体成功的经验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2.替代性经验

个体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信息。如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考上大学,增加了自己考上大学的信心。

3.言语说服

通过他人的建议,劝告等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

4.情绪唤起

正情绪可以增加一个人的自我效能,负情绪则会减弱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

5.情境条件

陌生的情境,降低自我效能感。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