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以后,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结合对人类起源问题的认识,学者们提出了关于人类教育起源的三种观点:
一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社会学家利托尔诺(Chars Letourneau,1831-1902)。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提出证据证明,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范围以外,在人出现之前产生的。他根据对动物生活的观察得出结论,认为动物界就已经存在教育:大猫教小猫捕鼠,鸭子教小鸭游水。利托尔诺断言,生存竞争的本能就是教育的基础。动物为了保存自己的种类会由于自然赋予它们的固有本能而把自己的“知识”和“技巧”传授给幼小的动物。另外,英国的教育家沛西•能(Thomas Percy Nunn,1870-1944)也从生物学的角度论述了教育的起源问题。他指出,“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有教育,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甚至在高等动物中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我之所以把教育称之为生物学的过程,意思就是说,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相适应的种族生活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待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二是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教育界教育家孟禄(Paul Monroe,1869-1947)。孟禄在1918年所出版的《教育史教科书》的第一章“原始教育”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人类教育的产生进行了说明。他认为原始社会的教育是从无意识的模仿开始的,当模仿的过程变成了有意识的过程时,教育才真正产生了。整个史前社会的教育,无论它的方法、目的、实践、还是理论,都具有模仿的性质。
三是教育的劳动起源说。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苏联的教育学者。他们批判了前两种主张,提出了教育起源于劳动的观点。他们认为,只有当人认为在自己和自然界之间需要劳动工具和劳动手段时,只有当人学会使用它们时,只有当人面临着制作劳动工具和劳动手段的任务时,只有在这时才会在人类社会中产生老一辈向晚一辈传授劳动经验、知识和技巧的需要。为了使年轻一代在同大自然的可怕威力斗争中不至于牺牲,为了使人不变成野兽,便产生了进行教育的必要性。苏联的教育家米定斯基更是明确肯定劳动和人类教育起源的关系,他指出,“只有从恩格斯的‘劳动创造人类本身’这个著名原则出发,才能了解教育的起源,教育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出来的。”
从上面三种关于教育起源的不同观点可以看出,教育史上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不同见解和争论主要是在19世纪“进化论”产生以后出现并且是建立在进化论的基础上的。这充分表明教育家关于对教育起源的认识已经否定和超越了“神创论”的人类起源说,使得关于教育起源的认识与人类自身的进化密切联系起来。
总之,史前社会和人类教育的起源问题还有许多争论,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