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导学

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苏格拉底

为什么他认为自己是“无知”的呢?为什么他把自己的教学方法称为“产婆术”呢?为什么这位哲人最终会被判死刑、饮鸩而亡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传奇哲人的世界,探寻他的教育思想。

 

在古希腊繁荣以前,虽然已经出现了学校,但西方大多数民族在较长历史时期都只是满足于文字的掌握和实用技能的训练,并不注重探讨教育的意义或教育的理念。随着希腊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希腊城邦制的出现,使得希腊的哲学家、思想家对哲学和社会问题开始进行思考,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从而也论及了许多教育问题。当然这种论述与大部分古代东方国家一样,或是散见在各种政治著作中;或是在其弟子、后人整理而成的著作中体现。这一时期还未形成对教育问题的专门论述。

当时在希腊,出现了许多哲学派别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中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尽管从政治观上看,他们都是维护奴隶制的;在哲学观上,也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但他们的思想对于以后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是雅典著名的哲学家。他出生于雅典,父亲是一个雕刻家,母亲是助产婆。他本人其貌不扬,常被人描写成“丑陋之人”,长着一付厚嘴唇,眼睛凸突,鼻子扁平。他是一个经常不修边幅,自高自大,常与人辩论,又弄的别人不舒服而自认无知的人。

青年时期,苏格拉底接受过初等教育,精通数学和天文学。成年期对政治感兴趣。他在政治上拥护贵族的奴隶主专制,反对奴隶主民主共和制。在70岁时被奴隶主民主派指控不信神,传播异说,腐蚀青年而被判处死刑,最后饮毒酒而亡。苏格拉底的思想代表了传统、保守的雅典奴隶主阶级的思想,但其中也有许多值得深思的东西。

一、“自知其无知”

 在教育上,苏格拉底首先提出了什么样的人是有智慧的人,以及知识和智慧的关系问题。当时雅典法庭指控苏格拉底犯有传播异说和败坏青年的罪名。苏格拉底在为自己申辩时指出,他是没有罪的,他之所以受到指控,主要在于他被神看作是有智慧的人,而树敌太多的缘故。苏格拉底指出,德尔菲神(即阿波罗,太阳神,同时也是智慧之神)谕告诉人们,说苏格拉底是最有智慧的人,可是苏格拉底认为自己并没有智慧。为什么会这样呢?苏格拉底考察和思考了许多政治家,各种各样的诗人,以及一些工匠等等所谓有智慧的人,最后得出结论,认为那些所谓有智慧的人其实都不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在于“自知其无知”。

苏格拉底认为,那些所谓有智慧的人实际上是最愚蠢的人。因为他们自己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和善的东西,却自以为知道。因为他们虽然知道许多苏格拉底不懂的东西,但是他们只是在他们自己的领域里懂得许多知识,却认为他们在一切领域里都懂得知识。他们靠着自己的特长,就自以为是最聪明的人,在别的他们不聪明的事情上也自以为是最聪明的。而这一缺点恰恰掩盖了他们的智慧。苏格拉底指出,有智慧的人是自己不知道,也不自以为知道的人。有智慧的人只是在自己的特长方面,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方面有智慧,一旦超出这一范围,就可能会变为愚蠢。最后,苏格拉底代神谕问自己,“我是愿意像我原来那样,既没有他们的知识也没有他们的无知,还是愿意既有他们的智慧,也有他们的无知?而我自己对神谕的回答说,我还是像原来那样地好。”

“自知其无知”这一思想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苏格拉底的“自知其无知”的思想,提出了教师在教育和教学方面所应具有的重要的品质和态度,即谦虚品质和真诚“无知”的态度问题。在苏格拉底看来,任何人的研究领域总是有限的,任何人的理性总是有限的。因此,任何人的知识也总是有局限的。以某一方面的特长或智慧来解释和说明一切事物,就会由聪明走向愚蠢。一个人应当以坦诚的态度承认自己的局限。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也应当承认这一点,以真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局限。

第二,这一思想也恰恰成为苏格拉底教学方法的基础。苏格拉底认为,教学过程不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与学生进行对话,共同探寻真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同样应当抱有一种真诚的无知态度,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帮助学生获取真理。在苏格拉底看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自知其无知”,如果自己没有坦诚、谦虚的无知,便没有对知识的真诚探索。坚持真诚的无知态度,可以使教师在对话中只是提出问题,却不回答这些问题,把学习变成学生不断探索新知识的过程;同时,教师坚持真诚无知的态度,也可以使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双方处于同等的地位。教师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炫耀者,也不是学生的训导者。教师是与学生一样的知识的探求者。教师的作用主要是一种教学上促进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和推动力。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