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封建等级制度和骑士制度
查理大帝在统一法国的过程中,把他侵略扩张所得到的大量土地分封给它的亲兵功臣。这种分封以后逐渐发展成固定的采邑分封制。9世纪后期,采邑成为世袭领地。查理大帝以后, 大封建主的政治、经济实力增强,各大封建主在领地内掌有独立的行政、司法、财政、军事等权利,国王对封建采邑的政治、经济、军事无权过问。与采邑分封制相联系的是由封主与受封者所构成的封建等级制度的确立。法兰克王国在9世纪后期,就确立了封爵制度,国王以下依次为公爵、伯爵、子爵、男爵,最低一级的封建主是骑士。封建主依爵位高低而分成各种不同的等级。每一个自由人必须以国王和国王的某一臣子为其主人,自己则为主人的附庸。附庸必须为其主人效力,尤其在战时,有随同主人出征的义务。各封建主为争夺土地,扩大实力,彼此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西欧僧俗封建住所发动的数次掠夺性的十字军东征,使战争更为频繁,加深了各国人民的灾难,同时也增加了骑士的重要性,并使骑士们有机会接触到东方的较高的文化。因此,骑士的地位也相应地提高,同时也就形成了特定的骑士制度(chivalry)。12世纪出现了骑士团,上自国王,下至大小封建主都参加这种组织,从此,骑士地位更加巩固。以骑士训练和培养为宗旨的骑士教育应运而生。到12世纪时,骑士教育达到鼎盛时期。由于骑士在封建社会中的作用,因此,骑士教育成为世俗封建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骑士教育的目标
骑士教育并无专设的教育机构,也没有专职的教育人员。骑士教育在骑士生活和社交活动中进行。骑士教育的标准,就是培养剽悍勇猛、虔敬上帝、忠君爱国、宠媚贵妇的武士。在这里,剽悍勇猛指强健的体魄和果敢的战斗能力;虔敬上帝指忠于教会、为宗教献身;忠君爱国指效命于封君和国王,成为封建制度的忠实维护者;宠媚贵妇乃是以豪侠的态度媚事妇女,以博得贵族夫人的欢心。
骑士教育所崇奉的勇敢、忠心、服从、贞洁、慷慨等品德,在当时都包含了浓厚的封建等级制的特点和封建性的道德观念。
3.骑士教育的实施
骑士教育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教育形式,而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它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1)从出生到7~8岁,贵族子弟在家庭中接受双亲的家庭教育(at home),主要内容为宗教、道德教育和身体的养护。这个阶段为双亲教育阶段。
(2)7~8岁以后,贵族子弟按其等级被送入高一级贵族的城堡中,充当侍童(page),侍奉主人和主妇。在此过程中,学习上层社会的社交礼仪、习惯和处事为人之道;同时,也学习阅读、吟诗、唱歌和下棋等。有的侍童还学习拉丁语和法语。除知识学习之外,侍童还要学习赛跑、角力、击剑,进行比武训练。这个阶段通常称为“礼仪教育阶段”。
(3)从14~15岁到21岁,被称为“侍从教育阶段”。学习的重点是“骑士七艺”,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和吟诗。前五项为训练一个身体强壮、能征善战的武夫所必须;下棋是为发展机智、沉着、判断情况和布置攻防的能力;而吟诗则为培养歌颂武功、效忠领主和谄媚贵妇的才能。到21岁时,候选的骑士洁身斋戒和祈祷,然后着礼服去教堂参加宗教仪式。在仪式上,骑士将其佩剑呈送牧师,请牧师祝福,然后进行宣誓。宣誓完毕,牧师将佩剑交还,并告知以戒规。宗教仪式结束后,候选骑士再跪于主人之前,主人以剑横拍其左肩,祝其勇猛;再拍其右肩,示其果敢;又以剑指其头领,命其忠贞不二。至此,仪式结束,正式授予骑士封号。
骑士教育的基本内容除上述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那就是“骑士十诫”,其中包括:祈祷;摆脱罪恶;保卫教会;保护孤寡、儿童;行游四方;参战;为心上人而战;捍卫正义;热爱上帝;服从主人。这些都是骑士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骑士教育旨在训练保护封建主世俗利益的武夫,其内容虽也注重培养宗教道德品质,但以养成军士征战能力为主要目的,文化知识极为贫乏。许多封建领主目不识丁,有的骑士甚至不会签名。但是,骑士教育也有其积极的一面。由于骑士是封建主中的最下层,因而在他们中间形成了一种锄强扶弱、尊重妇女和老人的风气。尤其是在12世纪以前,他们尊崇侠义的行为,并且身体力行。骑士中有些人的忠君爱国的品行也体现了人民中的优良传统。他们虽然忠于教会并立誓为保卫教会而战,但同时他们也反对禁欲主义,向往忠贞的爱情,向往现实生活的乐趣,这些是对教会的背叛,它有助于在社会中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观、现实主义的精神面貌。骑士教育注意礼仪、文雅的举止,它对于以后在欧洲所出现的绅士教育有着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