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伊拉斯谟的教育思想

伊拉斯谟(Erasmus,1466-1536)是北欧尼德兰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和教育理论家,自幼受到较为系统的教育,在巴黎大学曾进行过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成年后他曾游历欧洲许多地方,致力于人文主义的宣传,推动了人文主义在英国的传播。伊拉斯谟的教育著作很多,主要教育著作有:《愚人颂》、《一个基督教王子的教育》、《论正确的教学》等。此外,他还编写了许多教科书。

伊拉斯谟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封建主义和经院主义教育的批判。在《愚人颂》中,伊拉斯谟从多方面对当时的教育进行了尖锐的抨击,认为在经院主义的统治下,学校成了禁锢学生心灵的监狱。

伊拉斯谟充分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他指出:“一个国家的主要希望,在于它对青年的适当的教育。”因此,建立一种合理的教育制度是至关重要的,若有了这样的制度,就不需要很多法律或惩罚,因为人民将自愿地遵循正义的道路。与此同时,伊拉斯谟也强调教育在个人成长和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他曾引用柏拉图的话说明教育的这种作用:“一个受过正当教育的人,发展成为一种神圣的动物,而另一方面,一个受过错误训练的人,堕落成一种畸形的野兽。”正因如此,伊拉斯谟认为,无论是政治家还是父母,都应高度重视儿童的教育。他指出,对于政府来说,教育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国防,建设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的意义也“决不次于整顿一支军队”。对于父母来说,教育子女是他们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伊拉斯谟认为,教育应具有以下目的:在青年的头脑中播下虔诚的种子;使青年热爱并学习自由学科;能为生活做好准备;掌握基本的礼仪。也就是教育要培养出具有虔诚的信仰、高尚的德行和非凡的智慧的人。这里他把品行与学问,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放在主要位置上,也表现了他重视实际的特点。伊拉斯谟指出,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进行以古典学科为核心的广泛教育。所以,他主张学生应当学习历史、地理、古典语言、伦理学、《圣经》、政治知识,等等。伊拉斯谟还指出,学习知识的目的固然在于掌握知识,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知识教育使学生克服各种恶习和弊病,成为正直的人。

伊拉斯谟非常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他建议,当儿童开始懂事时,就要通过游戏和故事来教育他们,使他们学习读、写、画,促进智力发展。他认为影响个人发展有三个要素:自然(儿童的天赋)、训练(教育和指导的熟练运用)和练习(自我方面的能动性)。在他看来,自然发展是有力的,而训练辅之以练习则更为有力。因此,正确教育的基础,是儿童在家里从自己父母身上获得的训练。由此,他十分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学校之所以存在弊端,就是由于教师所受教育极差。他强调国家要像组织军队那样来组织教育、来培训教师,使教师进行更好的训练。 伊拉斯谟高度重视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他认为,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可以使天赋平常的学生取得非常优异的成就,反之,则会埋没学生的才能。为此,他强调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尊重儿童的个性,并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他反对实施体罚、反对强制和灌输,主张运用直观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伊拉斯谟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了北欧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在北欧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