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文主义思想的直接影响下,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形成了与中世纪教育截然不同的基本特征。
第一、重视人在教育中的地位,提倡儿童身心和谐发展;追求一种新的教育,并注重扩大教育的对象。人文主义教育的这种新的特征主要是对人研究的参照物的变化。在古希腊、罗马,对人研究的参照物主要是人与城邦或国家的关系。教育家们比较重视人的社会地位和公民的培养。认为人是具有社会性的理性动物,人是社会的公民。人应对城邦或国家负责,教育则以培养有智慧和有政治性的人为根本目标。而到了中世纪,对人研究的参照物则变成人与上帝关系的研究,认为人生来带有罪恶,把人看成永远是跪在上帝面前祈祷赎罪的人,人应当否定自我,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上帝。教育上则要培养忠于教会的信徒。到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研究的参照物是人自身。人文主义教育的实施开始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1)从对社会现实的态度上看,基督教的教义是人“不要爱这个世界和世界上的事物,”“这个世界上的知识在上帝看来就是愚蠢。”而在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影响下,人们看到了自身的创造力,人能够去认识和改造现实世界,不仅能认识昨天,创造明天,还能享受今天。人应具有知识,还要具有强健的体力,去追求一种积极的生活——工作和活动。新的社会需要的不再是消极的、唯命是从的宗教的驯服工具,而是能积极从事社会、政治、文化、工商业等各种活动的实干家。(2)从对自然的研究看,他们注重对儿童自然体的研究,强调儿童的自然发展。在他们看来,儿童也是一个自然体,儿童的身心、能力都是自然所赋予的,应得到自然和谐的发展。因此,这一时期,人文主义者力图用人文主义精神,用新的思想来改造教育,用人文学科代替其他学科,为新兴资产阶级培养人才。而最突出的表现是扩大教育对象范围,争取受教育权。中世纪社会的性质决定了教育对象主要局限于统治阶层和世俗封建主的子弟,教育具有严格的等级性和宗教性,这时,随着人文主义的不断深入,教育对象的范围也开始扩大,除了封建贵族子弟外,新兴资产阶级子弟也开始进入学校,甚至一些中下层的平民子弟也获得了一定的受教育权,教育的世俗性更加明显。
第二、创建新型的学校机构,使教育环境自然化。一种教育的实施总是通过一定的教育形式即学校机构来完成的。教育上大规模的改革必然要触及其学校机构的变化。在中世纪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是按不同等级需要设立教会学校(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等)和世俗的宫廷学校及骑士教育。后期虽有中世纪大学以及城市学校的出现,但由于受宗教的影响,学校的形式比较呆板,教育环境非常压抑,很不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随着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地位上的提高。他们十分注重创建新型的学校机构,反对经院教育压抑人性的恶劣环境,要求人的发展与自然发展和谐一致,使教育环境自然化。因为,好的环境可以形成好的人性,坏的环境会压抑人性的发展。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事物总是自然发展的,只有寻求教育与自然的和谐一致,在自然的环境中培养人,才有助于人性的发展。在他们看来,“不管在什么时候寻求大宇宙和小宇宙之间的和谐一致,总是会有收获的”。这个时期,许多国家建立了多种新型学校,如意大利的宫廷学校,法国的“法兰西学院”,德国的城市中学等等。这些学校一改过去死气沉沉的风气,把学校设在环境优美、舒适的地方,为儿童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轻松的环境。
第三、在注重人文学科改革的同时,也强调在自然中学习知识。文艺复兴时期,由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不仅使教育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也为教育内容的丰富提供了条件。从社会对人的需要出发,人文主义者不仅改革了教学内容,还形成了许多新的学科,如“七艺”文法科分化为文法、文学和历史三科;几何学分化为几何和地理两科;天文学分化为天文学和机械学等。虽然此时还存在宗教科,但其地位已经下降,世俗人文学科成为重要的内容。这时期教育改革形成一些共同的特征。在智育中,要求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发展儿童的智力,有的还提出培养求知欲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体育中要求体格健美、强壮有力。美育上加强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审美力。这个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家还强调儿童直接到大自然中去广泛学习一切知识,进行自然教育。他们认为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只有从师自然,认识自然,才能获取丰富的知识。如法国的拉伯雷主张教师要指导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和判断星体的位置变化;在田野中研究植物;在草地上观察花草树木等。在小说《巨人传》中,他还通过国王给王子的信,要求王子广泛学习有关自然的一切知识,“做到没有一处海洋、河流和泉水里的鱼类你不知道。天空中的飞鸟、森林里或果园里的一切灌木和乔木,生长在地面上的各种矿产以及世界东方和南方可以见到的各种宝石,所有这一切你都应该知道。”
第四、尝试和运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为儿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关于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古希腊、罗马教育家创立了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的方法,但在中世纪却被教会教育遏制了。教会教育强调教育服从权威,服从教导,表现在教学方法上就是死记硬背、脱离实际。文艺复兴期间,在同教会教育的斗争中,人文主义者从引证自然出发,反对中世纪教育的专制和违反人性的做法,强调认识社会、认识自然,教育和实际结合的重要性。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在课堂教学中,创立了运用实物进行直观教学的方法,力图把教学从死记硬背的经院教育中解放出来。当时许多教育家在教育实践中几乎都运用了直观教学方法来发展儿童的认识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些为后来夸美纽斯形成直观教学原则的理论提供了条件。(2)重视户外学习和远足学习。在许多教育家看来,这些形式可以克服由于室内学习的知识有限而带来的知识的不足问题。(3)为了教学的便利,一些教师开始用本国语进行教学,打破了完全用拉丁语进行教学的局面,也使得教学的内容更符合人们生活的实际需要。
人文主义教育在以上四个方面所反映出来的特征,是人文主义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中世纪僵化、封闭的教育体系,带来了清新、活泼的风气。更为重要的是它反对教会对人精神的束缚,主张从身心两方面强调人的自然存在和发展,要求与自然一起塑造和培养新人,极大地改善了教育的环境,这是自古希腊以来教育思想上的又一次大的解放,为近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总之,除了以上的分析外,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教育的特征从总体上还可以概括为人本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贵族性和宗教性的特性,反映了社会和时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