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教育

18世纪末,法国社会的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的冲突不断加剧,工人暴动、农民抗缴捐税和袭击贵族庄园的斗争连绵不断,整个法国社会处于动荡之中。1789年7月14日,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大革命,一举推翻了象征着封建统治的波旁王朝,宣告法国1000多年封建统治的结束。1789年8月27日,法国资产阶级发表了《人权和公民权力宣言》,宣布人的自由权、财产权、人身安全权和反抗压迫权是不可剥夺的权力,同时也提出了在法律面前一切公民都是平等的主张。宣言内容成为1791年法国第一个宪法的组成部分。1792年,法国成立了共和国。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不仅推翻了法国的封建制度,还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有利地推动了其它国家资产阶级的民主运动和反对农奴制的斗争。列宁在评价法国革命的意义和影响时指出,“整个19世纪,即给予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789年发动到1799年结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上,执政的各个派别都十分重视教育问题,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教育改革方案,反映了资产阶级对国民教育的要求。其中,康多塞、雷佩尔提和拉瓦锡的教育改革计划具有代表性。

康多塞(Jean Antoine Condorcet,1743-1794)是一位哲学家和数学家,法国吉伦特党的领导人之一。1792年4月他提出了一项关于由国家举办世俗学校的教育计划,主张实施世俗性的、普及的、男女平等和免费的教育。按他的计划,在学制上,应建立包括4年小学、7年高等小学、5年制中学和专门学校等多级并统一的学校制度。设立的大学院,不是一级的教育机构,而是学术活动中心,并负有领导和监督全国各级学校教育的责任。在教育内容上,他重视自然学科的教学,建议用资产阶级的道德教育课代替宗教课。

雷佩尔提(Lepelletier,1758-1794)也提出了一项教育计划。该计划不同意康多塞只注重富人教育的主张。强调教育的重点应当在实施普及初等教育和物质保障上。他建议,应通过向富人征收所得税,开办寄宿学校,向儿童免费提供衣食,以保证普及初等教育的实施。

作为化学家的拉瓦锡(Lavoisier,1743-1794)提出的计划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即重视民族工业的知识和技术教育。他主张要进行广泛的知识教育,特别是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并在计划中说明了各种科目对发展工业生产的意义和作用。

大革命期间,法国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派执政时,还于1793年12月19日通过了《公共教育法》。法令确定了普通教育公立、免费的原则,要求教师的工作不得违背国家的法律,要求学生掌握一种对社会有用的职业技能。

这个时期,由于各派斗争激烈,各种教育计划和法令难以实施,因此各级教育发展速度不一。初等教育没有得到普遍重视。中等教育开始出现了侧重实科知识的学校。高等教育注重专门人才的培养,1794年成立了中央公共工程中心学校,后改名巴黎理工学校。1795年,法国还创办了巴黎师范学校,但由于学校倾向于进步,不久被关闭了。直到19世纪初才得以恢复。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