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的教育

1868年,是日本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以中、下级武士和藩主为代表的倒幕派推翻了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政权,发表“王政复古”、废除将军制的宣言,成立了明治政府。明治期间,明治政府所推行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史称“明治维新”。从此,日本进入了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历史时期。

(一)文部省的设置与《学制令》

在明治维新的过程中,日本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教育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提出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改革目标。其中,“富国强兵”就是建立一个经济发达、军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殖产兴业”就是鼓励与扶持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明开化”就是全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技术和知识,以保证日本的独立、富强,免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为此,1868年3月,日本以天皇誓言的形式发布了政府的施政纲领——五条《御誓文》,其中的“破从来之陋习”和“求知识于世界”两条,表明日本新兴资产阶级放弃闭关自守政策,向西方学习的决心。与改革目标和施政纲领相适应,1871年,明治政府“废藩置县”,确保了中央政府对全国的直接统治。同时,改革中央政府管理体制,设置适应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新的官制。其中,设置了文部省,负责管理全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文部省成立后,即着手学校制度的改革。1872年8月,颁布了日本近代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学制令》,具体规定了日本的教育领导体制和学校制度。

【课堂探究】
日本设置文部省以管理全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其他五个国家也有类似机构的设置,它们的名称是什么呢?试着进行总结并加以比较。

《学制令》由学区、学校、教员、学生和考试5大部分组成。在教育领导体制方面,日本仿效法国,实行中央集权的大学区制。在文部省的统一管辖之下,日本全国划分为8个大学区。每个大学区设立1所大学和32个中学区,每个中学区设立1所中学。中学区又分成210个小学区,每个区设1所小学,计划在全国设立57360所小学。教育行政管理上实行中央集权制,即在文部省的统一领导下,设立督学局。各大学区设督学,各中学设监督。督学有权与地方官员协商督办区内的教育。学区的监督负责管理和监督小学区的学务。为了改革旧的制度,建立新的制度,《学制令》规定废除寺子屋和乡学,开办8年的制的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各为4年的小学校,接受普及义务教育。《学制令》的制定反映了日本教育改革的决心,但由于日本当时财政困难,百姓又不满征收过重的教育税和学费,日本的许多地方都发生了捣毁学校的事件,新学制的改革计划未能全部实现。但是《学制令》在普及初等教育,建立师范教育制度和推动教育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教育令》的颁布

这一时期日本的高等教育也得到一定的发展。1877年,明治政府把东京的开成学校和东京医学校合并为东京大学,建立了近代日本第一所大学。1886年该学校又改为帝国大学。

从1873年到1878年,日本的小学校数和学生数都有较大的增加。1873年,日本小学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只有28.1%,到1878年已上升到41.2%。在教育内容上,日本文部省还通过翻译欧美国家学校的教材,出版了许多小学课本,主要侧重于学习西方科学的基础知识。但日本的教育仍面临着教育管理体制、学校制度和教科书等问题。1879年,日本废除了1872年的《学制令》,颁布了《教育令》。

《教育令》是日本参照美国的教育改革经验,第二次建立国民教育制度的尝试。其特点是中央放宽对地方教育事业的控制,给地方更多的自主权。主要内容有,废除大学区制,把教育行政领导权交给地方;实行选举制,由各地民众选出的学务委员会负责管理学校;改变学制,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年限缩短为4年。由于《教育令》受美国的影响,强调地方分权和教育自由化,很快遭到反对。1880年,《教育令》又作修改,中央政府又加强了对学校教育的控制,选举制又改为任命制,4-4分段的小学学制改为3-3-2分级的学制(即小学初级科3年,中级科3年,高级科2年),其中小学初级科的3年为义务教育阶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