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自然教育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卢梭自然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与他对儿童个体发展的认识分不开的。

卢梭在《爱弥尔》一书里把爱弥尔的教育划分为五个阶段,并提出了具体的内容。2岁以前幼儿期的教育;2-12岁儿童期的教育;12-15岁少年期的教育;15-20岁青春期的教育;爱弥儿未来的妻子苏菲的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卢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一)卢梭儿童观和教育观的依据和基础

1.幼儿期与儿童期的区别

在卢梭看来,幼儿是指“不会说话的人”,他们主要是用哭泣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卢梭认为儿童期的到来标志着幼儿期的结束,但儿童期包括了幼儿期,它是在幼儿期的基础上发展的。儿童期开始后,他们开始说话,哭的时侯要少一些。这是用一种语言代替了另一种语言。而且随着儿童的发展,他们会感到哭泣是没有必要的,他们更多地依靠自己,开始了个人的生活。对于这一阶段的儿童,应当把他们看成是有“心思的人”,“会说话的人”。

2.少年期与儿童期的区别

卢梭认为少年期与儿童期相比已有较大的区别。在儿童期,儿童还是很柔弱的,在少年期,尽管从绝对意义上看,少年仍是柔弱的,但从相对意义上看,他们已经变强了。在这一时期是人的体力和智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个人的体力超过了欲望,智力发展成为的重要任务,“现在是到了工作、教育和学习的时期了”。因此这一时期应主要进行知识学习和职业、劳动教育。

3.青年期和少年期的区别

卢梭认为青年期是儿童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它虽然较短,但影响是深远的。在这一时期,儿童在性情上已不同于以前,其变化次数频繁,心灵不断激动,使得儿童几乎成了一个不守规矩的孩子。过去儿童对成人的话是乖乖地服从,现在则充耳不闻了;儿童成为一头“发狂的狮子”,他不相信他的向导,他再也不愿意受人的束缚了。在生理方面,这一时期儿童也有很大变化。他的相貌轮廓分明,腮上的绒毛浓密,声音粗浊。在以前,教育者主要关注的是儿童的活动和游戏,现在主要关注的是儿童的道德、宗教和性的教育。

【课堂探究】
卢梭认为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之间依次的区别各是什么呢?

(二)儿童期是个体发展的最重要时期

在教育史上,很少有人对儿童期给予特别的关注,卢梭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人。他说,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卢梭认为儿童期是一个人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他把这一时期定为2岁-12岁,为10年,这在他对个体发展阶段的划分上是最长的一段,这意味着儿童应有一个较长、较充分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儿童的力量还不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他们还比较柔弱,需要依靠成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会使用自己的力量。成人要理解儿童这一时期的发展特点,关心儿童的现时生活,按照儿童的天性和对儿童的认识来进行教育。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