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导学

什么是消极教育?什么是自然后果法?卢梭具体用什么方法来进行自然教育?自然教育与其他教育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进入这一节的学习。

 

一、卢梭的自然教育原则和方法

(一)反对过早对儿童进行理性的教育

1.过早用理性教育孩子是不自然和虚假的

卢梭从人的理智官能与其它官能比较出发,认为人的理智官能是一种综合官能,它在一切官能中最难于发展,过早进行理智教育是把目的当成手段了。从儿童的特点来看,这一时期的孩子还不懂道理,从小对他进行理性的教育使他养成种种不良习惯,如反抗、撒谎和掩盖。

2.要按照儿童的年龄进行自然教育

卢梭认为,对孩子讲体力,对成人讲道理,这才是自然的秩序。因此,他强调,要按照儿童的年龄来对待他们。这就要把儿童放在他应有的地位;不要对儿童采取命令的方式;凡是儿童不应做的,不要禁止,只须提防,提防时也不用对他进行解释道理;凡是打算给儿童的东西,一要就给,不要等他们提出条件以后再给。

(二)应对儿童进行“依赖于物”的自然教育

1.“物的隶属”和“人的隶属”的区别

卢梭认为人有两种隶属:物的隶属和人的隶属。前者是属于自然的;后者是属于社会的。前者不含有善恶的因素,不损害自由,不产生罪恶;后者隶属混乱,罪恶丛生,败坏了人与人的关系。

2.应对儿童进行“隶属于物”的自然教育

卢梭指出,如果使儿童之依赖于物,就能按照自然的秩序对他进行教育。例如,如果儿童有冒失的行为,只需要让他碰到一些有形的障碍或受到由他的行为本身产生的惩罚就可以加以制止。

(三)反对进行“积极教育”,主张对儿童进行“消极教育”

1.“积极教育”和“消极教育”的含义和区别

关于“积极教育”和“消极教育”的含义和区别,卢梭曾经说过,“我把那促使儿童心灵先于身体发育而成熟,在儿童理性发展以前把成年人的各种义务和知识传授给儿童的教育称之为积极教育;把那种在儿童获得知识以前先训练各种获得知识的工具,通过感官训练来为理性发展作准备的教育称之为消极教育。”

2.进行“消极教育”的必要性

卢梭认为,这一时期应主要对儿童进行“消极教育”。应当采用自己不教也不让别人教的方针,把学生健康地带到12岁。因为,只有到12岁以后,儿童的智慧才可以接受理性;对儿童进行“消极教育”可以使儿童避免染上偏见和不良习惯;另外,对儿童进行“消极教育”,还可以使儿童自由地表现自己,有利于全面地观察儿童。卢梭指出,“消极教育”不在于教学生以道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他的心沾染罪恶,防止他的思想产生谬见。其方法主要是锻炼儿童的身体、器官、感觉和发展他的能力。如在儿童产生情感以前,先要形成其判断情感的能力;在儿童明白道理之前,先要形成其自己的理智。

【课堂探究】
什么是消极教育?卢梭主张在12岁之前要对儿童进行“消极教育”,你同意卢梭的这一观点吗?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