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普通教育学》简介

(一)简介

赫尔巴特于1806年发表了《普通教育学》这本著作。该书是反映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经典和代表作,赫尔巴特也自称:“这本书的产生,是出自我的哲学思想,同时也是根据我的哲学思想,利用各种机会,收集并整理了我精心安排的观察和实验的材料。”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理论发展史上的伟大里程碑,是近代教育理论走向科学的一块重要的奠基石。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Allgemeine Padagogik aus dem Zweckder Erziehung,1806)一书全称为《从教育目的引出的普通教育学》。全书共分三编,三编之前加有一个“绪论”。第一编的标题是“教育的一般目的”,共分两章,第一章为“儿童的管理”,第二章为“真正的教育”。第一编主要论述了管理和教育的一般目的问题。第二编的标题是“兴趣的多方面性”,共分六章,各章依次为:“多方面性的概念”、“兴趣的概念”、“多方面兴趣的对象”、“教学”、“教学的过程”、“教学的效果”。第二编主要论述了兴趣的多方面性的问题,并以此为基本原理解释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学科设置,阐述了教学的过程、环节等一系列教学论问题。第三编的标题是“性格的道德力量”,共分六章。各章依次为:“究竟什么叫做性格”、“论道德的概念”、“道德性格的表现形式”、“性格形成的自然过程”、“训育”、“训育特殊性的考察”。第三编主要论述了训育和道德性格的形成问题。

在这里主要介绍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中“绪论”的主要思想。这些思想可以说是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核心。在“绪论”中,赫尔巴特提出了许多重要的问题。首先,他认为教育研究要有问题意识,即要带着一定问题去研究教育。他认为影响教育研究的因素主要有教育者自身的特点、学生的个性,以及所处的环境。

第二,他认为教育应当是一门艺术。他指出,儿童的精神形成不是随便由人来决定的,而应当由教育艺术来决定。在这里,赫尔巴特批评了卢梭的把人的发展和教育交给自然的作法;也批评了洛克只把儿童教育成父辈时代的人的作法。他认为教育是一门艺术,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不是自然的、随意的和只按照前人的办法进行。好的教育应当是教师郑重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第三,关于心理学和教育,以及与儿童的发展的关系。赫尔巴特认为,心理学应当成为教育的第一门科学,但是心理学不能代替对儿童的观察,因为个性只能被发现,而不能由心理学推断出来。因而,在教育过程中,事先对一个学生作出构想,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说法。在这里,赫尔巴特强调不能夸大心理学的作用的观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在他看来,应当以对儿童的实际观察来作为教育的重要基础,而不能用已有的理论来替代对儿童的研究。

第四、对教育学的认识。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是对教育问题或教育工作作实际的考虑,是必须选择出来的各种措施;后半部是在理论上说明教育的可能性,并将按照各种情况的变化去说明它的界限。在这里可以看出,赫尔巴特特别强调教育学不是一个纯粹理论性的学科,它包括了理论和实践的两个方面。实践的方面主要在于提出教育实际的各种手段和方法,而理论的方面主要在于对所提出的各种方法和手段作出说明和解释。赫尔巴特强调自己的主要工作还是应当在教育学的后半部上努力。

第五、赫尔巴特提出了没有“无教育的教学”和没有“无教学的教育”的观点。在赫尔巴特看来,在教育过程中,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也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关于无教育的教学,赫尔巴特强调教师在形成学生思想方面的重要性。他举例说,一个青年人可以跟一位教师学习本领和知识,这对教育者来说是无关紧要的,就像一个人选择什么颜色的衣料做衣裳一样。但是学生的思想是如何形成的,这对教育者来说就是一切。因为,人从思维中将产生感受,而从感受中又会产生行动的原则与方式。通过这一切连锁的反应就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思想,即在教育和教学中授予学生什么样的东西,就可以在他们心灵播种下什么样的种子。赫尔巴特认为,这一思想对教育者提出了如何处理各种事物的无穷无尽的任务。关于无教学的教育,赫尔巴特主要是强调教育者不仅要掌握教育学一般的理论,也要掌握传授知识的科学方法。一个对一切都一无所知的教育者,只能会侵扰学生的心灵,不仅不能使学生自身受益,也不能形成学生的性格。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最早中译本是由尚仲衣翻译的,商务印书馆1936年出版。解放后,陈书又据英文版并参考尚本对《普通教育学》一书的部分章节予以翻译,包含在《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一书中,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64年出版。198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又将《普通教育学》与《教育学讲授纲要》合为一书,作为“外国教育名著丛书”之一予以出版,译者为李其龙。新版《普通教育学》是直接据德文原版翻译的,纠正了过去旧版本中存在的一些失当之处,为现今比较权威的译本。

(二)贡献

总之,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具有的重要贡献。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他把教学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并寻找教学论的理论依据,使得教育学开始真正与人的发展结合起来。从历史上看,无论是柏拉图、亚历士多德,还是夸美纽斯、洛克、卢梭,他们往往以自然类比法来推导和建立其各自的教学理论,而只有赫尔巴特才第一次使裴斯泰洛齐的“要使教育心理化”的伟大目标由空想走向科学。

《普通教育学》的第二个重大的贡献就是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 使得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更为紧密,赋予了教学更重要的责任。当然,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对这一问题的阐述还显得比较粗糙,但在其《教育学讲授纲要》等著作中已经有了较为细致的阐发。

《普通教育学》的第三个贡献在于“教学形式阶段”说的提出。“教学形式阶段说”也称为“四段教学法”。它对于教学的四个阶段划分的很清楚,且比较细致地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注意到不同教学阶段学生的不同兴趣,特别考虑到不同的教学阶段应采取的不同教学方法。这对于知识的系统传授和教学过程的规范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赫尔巴特在世时,《普通教育学》并未得以广泛传播,它作为一部划时代的教育巨著,也未获得它应有的声誉。直到赫尔巴特去世20多年后,在其弟子的宣传和鼓吹下,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才得以闻名天下,并出现了一个影响全国的赫尔巴特学派运动。之后,赫尔巴特的影响一直不减,且影响到各国的教育实践之中。与其相适应,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也获得了应有的地位。

【课后反思】
1. 赫尔巴特的思想基础是什么?体现在哪些方面?
2. 赫尔巴特是将心理学理论应用在分析教育教学当中的?他的统觉、观念分别是什么?
3. 为什么《普通教育学》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它的主要贡献体现在哪些方面?
4. 《普通教育学》在哪些方面对于欧美的教育产生影响的?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