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校调查运动

学校调查运动是欧美19世纪末城市化过程中为解决社会问题而出现的社会调查运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开始于20世纪初期,在一战以后得到较大发展。

(一)产生原因

1. 19世纪后期出现的社会福利运动开始关注社会下层人的生活和劳动状况促使研究者去认识和评价当时社会下层劳动者的情况。而要了解真实的情况,社会调查成为重要的手段。

2.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使人们注意到社会变动和学校教育的联系,考察学校工作是否适应社会的变动,如何对流动的人口进行教育,如何推动中等教育的发展,都引起了对社会目的和教育实践的关系的重视。弄清这种联系,以及学校的真实情况,成为教育调查出现的重要原因。

3. 工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有效管理、消除浪费等思想,也提出了对学校进行科学管理的设想。而要掌握住这方面的资料也必须通过认真调查才能完成。

4. 从教育的角度看,调查运动的出现,意味着学校教育工作也可以有效组织和加以测量。学校调查运动先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调查,进而到个别学校的调查;从对城市学校广泛的调查,进而到学校内部的组织、学校教材的调查。这里主要介绍美国的学校调查。

(二)美国的学校调查

美国学校调查运动是在1901年爱达荷州出现的。当时主要是对学校未来的发展作出建议。以后的十年便在美国许多主要城市展开。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几项调查,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克里夫兰学校调查”(1917)。“克里夫兰学校调查”对城市生活和教育各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在对城市的职业和社会结构的全面考察的基础上,研究了主要行业对教育的需求,最后,对处于经济和社会调整中的学校制度及学校工作作出评价。

通过调查研究,研究者发现:1. 学校的行政管理在一般工作上较有效率,但在教育方面缺乏内行的领导和监督。2. 学校和教师受保守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影响较大,而受自由主义和进步主义的影响较小。3. 在初等教育上,比较注重“三基”教学,而对历史、公民和自然等学科注重不够。4. 对外来移民的教育上没有提供较好的措施。5. 有相当多的学生跟不上和中途退学问题。几乎所有的学生能读完5年级,但只有63%达到8年级;有41%的人进入中学,但只有19%的人能读完中学。

学校调查中使用了多种方法和技术,比如,1. 采用等级量表用以估量学校建筑物和图书馆设备。2. 使用标准测验去测定阅读教学效果,还设计了评估书写、拼读和算术的测验。3. 采用比较方法,如把外来移民与本地居民进行比较,把克里夫兰学校与其它城市学校进行比较,把各种教学制度进行比较。4. 尽可能使调查资料定量化。5. 广泛使用图形和表格介绍材料。这一时期的学校调查运动在20到30年代得到普及,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与教育心理学家所提出的教育测量结合起来。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