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育研究运动的基本问题

在教育科学研究运动中所涉及的基本问题主要有:有效教学、智力测验、学习迁移和道德教育。

1. 有效教学问题。在教育研究运动中,教育家们发现,教育者不仅直接面对的是学生,而且教师的直接任务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克拉帕海德说:“每一个人都会同意,教育家的首要职责是不害人”。也就是说不应向学生提出有损于他们健康的不适当地要求。这样就产生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由学习或智力活动所产生的精神疲劳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怎样去克服它?每一教学科目和它相联系的儿童疲劳状态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在最少的时间内以最小的精力有效的完成学习? 如学习拼音最经济的方法是什么?在历史教学引入年代的最佳时间是什么?在有效教学的研究中,1879年德国教育心理学家拉伊发表的有关学习拼音的研究具有代表性。他对当时有争论的学习拼音中看比听重要,还是听比看重要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抄写和看与大声读相结合,效果最好。

2. 智力测验问题。智力测验问题涉及这样一些问题,在教育中,许多教师都意识到这样的事实,即他所教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并在成绩上有不同的表现,而当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靠对学生平时的观察和期末对学生进行的考试。而对那些不熟悉的学生缺乏一个客观的方法。智力测验的研究与法国心理学家比奈的工作有密切联系。比奈在1894年任巴黎大学文理学院心理学实验室主任时,开始对教育问题产生兴趣,据资料记载,他曾关注过正规寄宿学校学生吃剩退回来的面包数量,并把学生的食欲与智力工作联系起来。(食欲可以通过面包的消耗量来计算),他发现消耗量越近年底越少,由此得出结论,紧张的智力工作会损坏食欲。1905年,他和西蒙提出用智力量表来测量的方法,认为正常的智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以后于1908、1911年两次修订。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教育学校教授推孟于1916年发表了对比奈量表的修正,称“斯坦福-比奈量表”注解),并附带发表了完整的测验手册《智力测量》。不仅对比奈的测量法及其量表作了更加详细的修订,而且提出了智力测验结果的专用名词“智力商数”,并提出智力测验的著名公式。智力测验产生后,很快被引用于学校教育,成为决定学生升学、不同学校招生的重要工具。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还曾经用它来作为甄选军人的一种依据。

由斯坦福和比奈开发的智力测验量表。该量表的研究始于辨认智力落后儿童及特殊教育的课程教学。该智力测验的发展开创了智力测试的现代领域。

3. 学习迁移问题。第三个问题也是教育家们所思考的。他们发现当学校处于封闭状态时,人们很少考虑学校对社会有什么作用,而当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强调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时,许多教育家就开始考虑:学校能够教给学生现在和今后可那有用的每一件事情吗?在实践中,一些教育家指出,教给学生基本知识(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用的知识);基本技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应用的知识技能)和基本态度(能够长久保持并对学习和工作起指导作用的态度)是非常必要的。这实际上涉及到学生学习的迁移问题。一些教育家指出,如果学生不具备这种能力,教育还有什么用呢?如果有这种能力,那么这种能力的程度如何,这一过程是自动的,还是他动的,需要什么条件?早期迁移的研究,主要是美国的桑代克和伍德沃斯所作的关于智力机能的研究,发表了《改进一种智力机能对其它机能效率的影响》(1901)。30年代的训练迁移的研究主要有四个方面:记忆、感觉辨别力、态度和学校科目。30年代后,人们开始对学习迁移进行总结:学习迁移是能产生的,但需要训练和有意识的努力;迁移需要教师的热心指导和帮助;迁移的发生需要具备一些条件等等。此外这一时期,人们也开始对迁移的本质进行了总结:桑代克认为迁移是通过同一因素产生的;还有人认为迁移的本质是必须通过把意义从某种情境中分离出来,并使之应用于另一种情境中而发现;也有人认为迁移是对经验的概括。

4. 道德教育问题。这一问题也引起了教育家的关注。许多教育家认为学校教育除了知识的获得以外,还在于品格的培养。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儿童自己作出决定,并把作决定所依据的基础教给儿童,但是由于这个问题的难度较大,因而取得的成果是有限的,远不及前三项。

(四)教育科学研究运动的成就和评价

这一时期的教育科学研究运动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还是取得了很大成就的。首先,它为分类、迁移和教学方法的推广提供了有用的经验性的答案。改善了教育研究中所用到的实验设计和统计技术;它推动了新教育的发展,使主张活动的思想和实践得到了论证的加强;它确保了进一步的教育研究和讨论基础,它使人们形成一种清晰的观念,即教育研究是建立在依据一定经验和实验的基础上的;它还推动了教育研究定量化、科学化的发展,使得教育研究更注重客观化和科学方法的推广。

【课后反思】
1. 分析教育科学化运动对于教育研究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有什么样的影响?
2.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科学化运动后,教育的量化开始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分析教育是否可以完全得走向量化,是否量化就意味着科学呢?
3. 分析实验教育学的产生背景是什么,并对其主要观点进行评价。
4. 教育研究运动存在哪些问题?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