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导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各国社会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教育也是如此,为了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及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欧洲的三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德国在战后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

 

一、英国的教育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受到进一步削弱。由于受战争的打击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的影响,英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不如前,其殖民体系也土崩瓦解。与其他几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较,英国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其国民生产总值继落于美国之后,又被德、日、法等国所超过。

1944年教育法令的颁布,使英国战后的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并未能够解决英国教育中存在的所有问题,而且随着战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与国之间经济竞争日益激烈,教育又面临众多新的问题。所有这一切,决定了英国在二战后又多次对其教育政策和学校组织结构进行新的调整和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1959年国会议员、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克鲁塞在“克鲁塞报告”中提出10年内实现16岁义务教育;1970年起建立地方学院(一种短期大学)为提早离校的青年提供到18岁为止的半日制义务教育。

(二)取消11岁考试,普遍设立综合中学,消灭中等教育中的分离主义现象

早在1944年法令中就曾经提到设立综合中学的问题,1965年工党政府上台后又专门通过普遍设立综合中学的决议案,因此,70年代以后,综合中学大量发展起来,据1980年的统计,综合中学的学生已占学生总数的80%左右。综合中学虽然从名义上取消了入学考试,所有小学毕业生都可进入同样的学校,但由于大部分综合中学不过是将原来的文法、技术、现代中学的三种教学合并在一起,校内仍采用分别讲授三种课程的做法,因此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选择性教育的问题。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