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教育放弃严格的标准,因而对于学习所必需的努力不提供有效的鼓励,那么许多人格虚度在学的十二年,不过发现自己愚昧无知和缺乏基本训练日益处于严重不利的困境。
——巴格莱
以上为要素主义教育的发起者——巴格莱的一句名言,如何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要素主义教育思潮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有哪些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等等,是这一节我们要共同讨论的问题。
本节主要讲解两部分内容,分别是: 要素主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思想基础及对进步主义教育的批判。
要素主义教育是20世纪30年代末作为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的对立面出现的教育思想流派,也是新传统教育流派(包括要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和新托马斯主义教育)中最重要的代表之一。要素主义教育的基本核心是,在民族生活、文化和历史发展中的最基本的、永恒不变的共同的知识要素,是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青年必须学习的内容。它同时肯定传统的学校中的教学原则、方法、教师的主导地位等仍应是现代教育必须保留并发展的基本要素。
作为一种教育思潮的出现,要素主义教育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1938年,美国新泽西州大西洋城的一些教育学者组成一个学术团体,“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是要素主义教育形成的标志。其发起者有巴格莱(W.Bagley)、莫里森(H.Morrison)等。其中巴格莱被视为要素主义教育的主要代表人物,同年他发表的题为《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的纲领》,首次全面阐述了要素主义教育观点。1939年和1941年,这一组织开过两次大会,战争期间停止,战后又得以发展。60年代,要素主义教育的重要代表人物是科南特(J.Conant)和里科弗(H.Rickover)。1956年,美国为强调学校中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地位,建立了“基础教育协会”,说明战后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继续发展、影响大增的情况。1958年,美国颁布《国防教育法》,其中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加强学校中的科学知识教育。美国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科南特在研究论述美国当时中等教育与师范教育的改革与新发展时,力图要求以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原则为准则。1975年前后,在美国又兴起了“恢复基础运动”,其主要目的也在于普遍加强美国学校教育的基础知识和道德纪律教育的实施,并提倡应用行之有效的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凡此都说明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地位。要素主义教育理论在早期比较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和发展智力的思想,对进步主义教育进行了猛烈地批判;后期不仅重视知识教育,还重视心智的训练和天才儿童的培养,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要素主义教育的思想基础是传统的“实在论”或称实在主义哲学。这种哲学主张,物质世界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事物,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人的头脑是从世界获取知识的。实在是在我们知识过程中发现的,并不是创造的。实在在人类长期的历史生活中,对人的信仰、智慧的发展和行动的指导起着重要作用。教育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传授有关实际世界切实可靠的知识,不能让儿童自己想知道什么就去学习什么,因为他们想要知道的东西与他们应当知道的东西往往不一致和容易发生冲突。因此,整个教育应归结为使儿童学习关于“实在”的知识,具体说就是学习人类、民族、历史所流传下来的全部文化知识的要素,并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发展学生的观念,塑造他们的理想人格与道德面貌。因此,在教育中,教育的主动权在教师手中,决定儿童应当学习什么是教师的责任。同时,在教育上,智力训练是重要的任务,这一任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使学生意识到世界上有永恒不变的事物;二是意识到人的能力的有限。
虽然,要素主义教育并没有全面否定进步主义教育的主张,而且在某些方面,特别是对杜威的思想还给予了一定的肯定,但它还是对进步主义教育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认为进步主义教育存在以下7个方面的问题:(1)放弃了标准;(2)轻视学习的系统性和逻辑性;(3)以活动教学代替了系统教学;(4)不相信精密的严格要求的科目;(5)只注重社会科学,忽视了自然科学;(6)只注重低级学校而削弱了教育制度;(7)课程改革削弱了基础知识,贬低了系统性和顺序性。
要素主义教育认为进步主义教育主张以儿童为中心,强调儿童的兴趣、强调儿童目前的需要和个人的经验,忽视了学习的系统性和稳定性,是一种“使人软弱的教育理论”,它导致了美国教育的“可怕的缺点并缺乏效率”;它使整个教育过程取消了应有的学业要求的严格标准,也不给学生以基本的严格的学习训练,只使学生的学习处于放任自流状态,成绩低劣。如在受进步主义教育影响的学校中,一些具有严格学术要求的学科几乎都被加以否定和轻视;中学里的拉丁语、数学、几何等学科被认为缺乏“实用价值”而被否定了;小学里的读写算等学科的知识教育也被大大削弱了,其结果,不仅不能使学生学习应有的知识,也否定了知识性学科在陶冶、训练学生心智方面的价值。
要素主义教育还批评进步主义教育因过分夸张儿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过分强调“自由”发展,因而抛弃应有的学习纪律,错误地提出“学生有选择他要学习的东西的能力”和“拒绝完成他所不感兴趣的任务”的口号,把学习作为一种“抵抗力最小、用力最小”的活动过程,结果是学生的知识、智慧、道德各方面的发展都远远不合民主社会的要求。
总之,要素主义教育认为进步主义教育追求的只是一种“反智主义”的教育,它的教材只是“廉价的杂货摊”,只迷恋于“轻松课程”,这种教育既不能保证知识的获取,也缺乏理智训练,造成美国学生的成长落后于时代要求的后果,是一种“软弱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