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促进美国教育改革的建议

针对上述进步主义教育理论所带来的实践弊端, 要素主义教育提出了促进美国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1)要求重建严格的学术标准,加强学生的严格训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不能仅把“适应生活”作为课程设置的标准,而应设置包括拉丁语、数学、几何等有严格学术标准的学科,知识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条件之一。第二,不能让学生的学习放任自流。因为这样迎合了一般智力学生惧怕学习困难的心理。学习应是一种学习者通过努力才能收效的过程,这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严格训练。巴格莱指责现代派教育以所谓学习的“自由”来取代学习的“努力”原则,这是错误的。他说:“自由必须与责任携手并进,而有责任的自由总是经过努力得来的,不是白送的”。为此,学习应有一定的难度,不能给学生以“裹着糖衣”的教材,更不能因为害怕学生不及格,就放弃严格的训练和学业的标准。第三,在教学重要发展学生的智慧,必须严格训练学生的头脑。要素主义者坚信经过训练的智慧才是力量的源泉。

(2)教育过程的核心是学习规定的教材。学生学习的目的是要如实地认识世界,而不是单纯地依据自己的兴趣来解释世界。教育过程必须按照教材的逻辑组织向学生提供人类的共同文化要素——知识和观念。教学要以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规定的教材在教学中占有中心位置。而在传授知识时,必须按照一门门的学科课程及其系统教材体系来实现教学任务。

(3)开展天才教育。要素主义者重视培养天才人物,他们明确提出“要利用天才儿童和青年所拥有的人类才能的丰富资源”,各级学校都必须注重对天才生的培养。他们反对智力平等的观点,认为“人力平等的口号只是一种反动的阴谋”,宣扬要通过教育建立一种天才人物居于社会上层的理想社会。

【课堂探究】

你同意以上要素主义关于“天才教育”的观点吗?谈谈你的想法。

(4)教育过程的主动权在教师而不在学生,正式学习应当占有主导地位。从反对进步主义的“儿童中心”论出发,要素主义者要求重新重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强调学生正式学习的重要性。其理由是,能把具有永恒价值的文化共同要素传递给学生,并把他们引向成年人世界的只有教师,单靠儿童自己的非正式的学习是不能获得这一切的。非正式的学习只能是补充性的而不是核心。同时,儿童本身的发展也要靠教师的引导,教师作为在知识、能力、道德、人格等方面都已成熟了的人物来指导儿童,要比儿童自己指导自己有资格的多。因此,“要把教师放在教育宇宙的中心”。

四、对要素主义教育的评价

要素主义的产生恰恰是美国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一是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要素主义教育能够从更大的视野,从民族和国家利益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教育,这样就使得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更有时代性和紧迫性,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要素主义教育从反对进步主义教育出发,重新提出了传统教育重视书本知识、系统教学和教师作用的一系列基本要求,既反映了现实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通过教育塑造学生的规律性要求,是有积极意义的。当然,要素主义教育本身也有局限性,即它过分地强调国家、社会、民族和统一的文化,而忽视个人的利益、兴趣和需要,这是与美国的传统不合的。而在教育上它把进步主义教育所提出的重视教学中的活动,重视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以及充分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等合理主张否定了,这就又走向了另一极端。因此,6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人权运动和教育改革运动的兴起,要素主义教育的衰落不是偶然的。

【课后反思】

1. 要素主义教育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是什么?
2. 要素主义是如何对进步主义展开批判的?
3. 试述要素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
4. 要素主义有哪些教育实践活动?它们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5. 要素主义对美国教育改革提出了哪些建议?效果如何?
上一页 下一页